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原古县城的牌楼

朱建荣
文庙东牌楼西匾额书“万世师表”
  太原古县城,明初始建时是按“凤凰城”营造的:北关为凤首,南关为凤尾,南、北大街为凤身,东、西大街为凤翼,凤身上还有一道道美丽的花纹。这些美丽花纹,就是四条大街上的一座座牌楼(亦称牌坊)。

  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记载,县城内共有15座牌楼,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分布着13座,当初建造这些牌楼,不仅使凤凰城更加美丽,而且是对太原县境内考取科举功名后,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名臣的肯定与表彰,起着以名人激励后人的作用。

  伴随着太原古县城的复建,10座古色古香的牌楼又在四条大街上亮相,为这座神奇美丽的凤凰城增光添彩。

  东大街复建牌楼三座。一进东城门,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式木牌楼矗立眼前。中门上方匾额书“大司马”三字。大司马是古代对最高武官的称呼,这是“为明成化进士户部吏部兵部尚书王琼(太原县城内东街人)立”。牌楼西面中门上方是“方岳重寄”匾额,这是明嘉靖皇帝封王琼兵部尚书后、把边疆安危重任托付给他,并亲赐此匾。原匾悬挂在过去的王府大门上,王府衰落后,原匾也早已失传。

  在东街中段路北是太原县文庙(孔庙),为古城内现存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庙东、西各有一座牌楼。文庙东面的牌楼东匾额书“德配天地”,意为道德相等于天地;西匾额书“万世师表”,意为孔子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文庙西面的牌楼东匾额书“东方圣哲”,意为孔子是东方儒家最崇高、最卓越有智慧的人;西匾额书“道冠古今”,意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古今最高的学术。

  古城十字街中心是新建的高耸雄伟的市楼(也叫旗亭),穿过市楼,可看到西大街上复建的三座牌楼。从东往西第一座是四柱三门三楼式全青石结构牌楼,其东面中门上书“耄耋致仕”四字,意为八九十岁的老年人辞官归家;其西面中门上书“刺史”二字,刺史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是“为明成化贡士鄜州知州刘永振立”,他是太原县三贤都人,“致仕九十四尚无恙”。

  南街口的是一座二柱一门一楼式木结构牌楼,其飞檐挑角,非常秀丽,叫“地官坊”。地官是对地方官职的彰扬,是“为户部郎中浙江按察司副使高汝行立”,高汝行是太原县王索都(今晋祠镇东庄村)人。牌楼北面匾额书“不羁之才”,意赞扬高汝行是不受束缚的非凡之才。

  穿过十字街市楼,就是北街的二柱一门一楼式木结构“大司空坊”牌楼,是“为明永乐癸卯科举人工部尚书王永寿立”,大司空,是明代工部尚书的别称,王永寿,是明太原县人。牌楼南面匾额书“朝野推重”,是言其功绩和才华受到朝廷与民间一致推崇。

  综观太原古县城复建的这十座牌楼:东、西大街各三座,南、北大街各两座;四柱三门三楼式为七座,二柱一门一楼式为三座;除西大街有一座全青石牌楼外,其它九座皆为木结构加石底座牌楼。这一道道“美丽花纹”,使凤凰城更加多彩。而牌楼匾额文字,既彰显了“桐荫晋阳”的明代太原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又是对后人的激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晋韵
   第08版:专版
太原古县城的牌楼
垣曲炒琪
抗日烽火中的静宁县
秦晋黄河之战 (上)
农历九月秋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