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山
姑射山,又名九孔山、仙洞沟,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方圆40平方公里。进入姑射山,只见山势突兀,群峰横亘,云海苍茫,恍若仙境。两边山峰对峙,高入云霄,中间是一条深深的峡谷。峡谷中间是河道,流水淙淙,蜿蜒远去。
远在战国时代的庄子曾对姑射山神往不已。庄子《逍遥游》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意思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居住着神人,肌肤洁白如冰雪,体态轻盈如处女。不吃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坐云气,驾驭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当他凝神静气的时候,可以使万物不生疾病,五谷丰登。
《隋书·地理志》云:“临汾有姑射山,在今山西平阳府西。”即今临汾市尧都区以西。《山海经·东山经》道:“卢其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清人秦恩复在《列子补注》中指出,临汾的姑射山“即今平阳府西之九孔山”。清代经学家郝懿行笺疏,尧都的姑射山就是《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仙山。
唐代诗人王周《大石岭驿梅花》诗道:“仙中姑射接瑶姬,成阵清香拥路岐。半出驿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诗歌借助姑射山的神人与巫山神女瑶姬相连相接的神姿仙态,描写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苏轼《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道:“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苏轼诗歌中的“姑射”,意为海中之仙人。古代文人以“姑射”为神仙、美人的代称,可见庄子对姑射山的描写深入人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
临汾,古称平阳。平阳的地名与姑射山有关。《水经注》道:“平水出平阳,平阳因在平水之阳而得名。”姑射山有一座山峰叫平山,山麓泉水喷涌,形如蜂房,缓缓流淌,因为这股水出自平山,故称“平水”。临汾在平水之北,故而叫作“平阳”。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清音亭记》道:“藐姑射之连阜曰平山者,平水出焉。其源仅一勺耳,尺增寻益,不百步而分涧列壑矣。石隘则激为雪崖,峻则奔为雷,目之可击者浩乎若江河,盍不知所抵极。土人云:由临汾,下襄陵,溉田可为十万八千亩,而舂碓之代力者,且不胜数也。”从孔尚任的文章中可见当时姑射山平水之大,对农业水利灌溉之重要。
尧招贤人
姑射山在远古时代就是文明初始、文脉鼎盛、隐士居住的名山。平阳是尧帝的建都之地,姑射山和临汾尧都区一带,流传着尧帝的许多故事。
据说尧帝来到姑射山,拜访贤人,请求他们辅佐治理天下。《庄子·逍遥游》说:“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意思是,尧帝治理天下的百姓,安定了四海之内的局势,来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王倪、啮缺、被衣、许由等四位隐士。王倪是啮缺之师,庄子《齐物论》说,啮缺向他求教人生的四个问题。被衣是王倪之师,甫谧著《高士传》里说,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道:“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许由也是当时的贤人,做过尧、舜、禹的老师,人称“三代宗师”。
遥想远古时代,尧帝礼贤下士,好不容易在姑射山找到四位贤人,希望他们帮助治理天下。可是四位贤人视富贵如浮云,断然拒绝。《高士传》记载,许由优游山林,修身养志。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听后毅然拒绝,并且到河边洗耳,认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许由不营世利,淡泊明志,死后被尧帝封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
洞房来源
长期以来,人们把婚房叫作“洞房”。殊不知,洞房的来历亦与姑射山的传说有关。
很久以前,姑射山的仙洞沟有一黑龙潭,黑龙经常兴风作浪,惊扰行人,伤害鹿群。当地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叫鹿仙女,为了保护百姓和鹿群,勇敢地制服黑龙,保一方安宁。尧帝听闻鹿仙女的事迹,十分欣赏她的英勇行为。一天,尧帝巡视平阳附近的仙洞沟,正好看见鹿仙女在草坪上牧放鹿群,翩翩起舞,两人一见钟情,喜结百年之好。
尧帝与鹿仙女成婚当晚,仙洞对面两座山峰上光华耀眼,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洞内。尧帝和鹿仙女成婚的地方是山洞,人们就把新婚的住房叫作“洞房”。
姑射山有许多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洞,在岩崖间,或洞中藏庙,或庙中藏洞,富有特色;沟,沟壁直立,陡峭千仞,是罕见的大峡谷。驻足观赏峡谷两边的风景,只见庙宇庄严,鳞次栉比;群峰耸立,岩洞密布;白云飘飘,钟声悠扬;古木参天,飞鸟鸣啭,一幅绝妙古拙的画卷。这种由自然山水、古代建筑、峡谷绝壁所构成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