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缸堰”的故事

孙 琨
  北宋年间,汾河从管涔山流出,奔流而下。河水经过太原城后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天然水湾。湾周围窑炉遍布,为晋阳各窑之首。

  窑头陶氏的门徒中,有俩人是本地人氏,一名陈格,一名金越。两人当时已是二十出头,每日脱坯、上釉、装窑、烧窑,在坯房与镇窑之间往来不停。

  转眼十年过去,时任窑头的陶秀认为两人学艺已成,可回乡自立门户,并嘱咐,回乡不要同门相残,瓷陶同源同理,陈格可专攻瓷,金越可专攻陶。两人跪地叩头,挥泪而去。

  几年后,太原城东、西两山各兴起一座陶瓷大窑。东山为细瓷,其产品造型规整,器壁平薄可以透光。其釉色灰白相间,好似老树横剖面的年轮一般,叫做“木理纹瓷”,亦叫“交釉瓷”。民间直呼其为“陈格瓷”。

  西山以陶制品为主,一改过去陶制品粗重厚朴的风格,也以精巧作法制陶。其产品成制合矩,纹理均匀细密。尤其是大缸,最具特色。

  较之当时一般陶缸,西山缸薄、壁平,胎骨坚致细密。釉色为黑中带黄,太阳底下一照,呈黄色发黑;阴天,则黑中泛黄。缸口与圈足一改以往之烧法,以器物垫泥饼烧之,缸口与圈足光洁而有釉。一时间,百姓争相购之,民间称之为“金越缸”,后又呼之为“金缸”。

  民间贮水、盛粮、腌菜都以“金缸”为首选,西山冶峪沟窑场日盛。“金缸”成品增多,急需一集散之地。金越去太原城选址,几次往返之后,购得西城外西北角一块空地,起墙盖房,建起了“金缸”集散仓院。

  金越在销售时,不管销售情况如何,每年总要在仓院里留存几百口大缸。手下人不解,有人问起,金越笑而不答。近二十年工夫,仓院里已有少半院堆满了光洁的大缸。手下就有人嘀咕,金头再这么存缸,仓院里都快堆不下了。

  一日,小儿子见金越高兴,问起父亲为何总要存留如此多的大缸。金越不回答,却带上儿子走到汾河边,给儿子讲潘美修筑太原城,让儿子看太原城墙到汾河的距离有何讲究。

  儿子看了一会,说是南边远,北边近,西北角最近。金越又指着太原城对儿子说:“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里的老百姓,他们养活了我们金家几代人啊。”小儿子不解。

  北宋天圣三年(1025)七月,太原城连阴雨半月不停,汾河水猛涨到几与堤齐。民谣曰:“汾河成浪,七下八上。”指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一旦日日连阴,山洪暴发,汾河水就会猛涨。

  太原城西北角,与汾河最近,汾河在此河道收缩,又有四条泄洪河道在此汇合。黄土修成的河堤,在咆哮的汾河水日夜冲刷下,险情不断。

  夜里,巡堤的知州看到这段险堤,心中恐慌,悄悄招呼轿夫,速速溜回衙门准备逃命去了。洪水冲刷着即将决口的坝堰,河工头看着身边已空的草袋库,含泪命手下:“敲锣报警,各自逃生吧。”

  锣刚响过一声,就停了,锣槌扔到了抱头蹲在地下的河工头前。河工头抬头一看,只见金越两眼冒火,花白的头发和胡须在雨中被淋成一绺一绺。金越对着河工头吼道:“召集你的人,搬大缸筑坝。”

  河工头还在发愣,就见金越的伙计们已经头顶、肩扛着一口口大缸奔河堤而来。河工头一个愣怔,站起来高声招呼河工,往金越的仓院奔去。一口口大缸运到了即将决口的河堤处,一个连一个,每排两个,交错排列,形成了一道大缸修筑成的坝堰。金越和河工头招呼人们往缸里加满土,上面又堆上两排大缸。

  天刚亮,河堤经不住洪水的冲刷,决了口。汾河水冲到了“金缸”坝堰前。一口口“金缸”挡住了肆虐的洪水,使兴建不久的太原城免受了洪水的侵袭。

  太阳出来了,照在冲洗得发亮的黑黄色的“金缸”上,显得这道坝堰是那样的威风,那样的独特。

  时人为感金越之恩,遂将这地段称为“金缸堰”。后人取其谐音,太原便有了“金刚堰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晋民俗~~~王清茗
~~~乔忠延
红色记忆~~~王 娟 杨 鑫
~~~李广洁
~~~孙 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时事新闻
   第07版:晋韵
   第08版:广告
襄汾跑鼓车
千秋不朽杨家祠
火线办学培育有为青年
坐镇晋阳控中原
“金缸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