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园自是动情处

——《烟火》构筑的精神世界
偏关老牛湾长城与黄河交汇处
  乔进波

  《烟火》(团结出版社)是山西作家杜鹃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洋洋洒洒37万字,以“烟火”贯穿全文,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写历史风貌、写人文故事、写平凡人朴素的家国情怀、写对生活的感悟和生命的思考。而作者经历的酸甜苦辣却没有过多言说,只是在她的字里行间,让我感受到了。这就是作者的一种写作素养,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境界追求。

  第一辑“烟火河岸”,是以长城、黄河入手的大散文。每篇文章都是由几个小标题组成的大篇幅,是作者用亲身经历讲述黄河沿岸的历史风貌以及人文故事。读这些作品,相当于在作者的引领下,进行了一次旅行。

  读《穿过明朝的烽火遇见你》,仿佛遇见老牛湾的长城卫士吕成贵,多少年守护着长城,直到得到老百姓认可,让更多人加入守护长城的行列;在寻常巷陌里,领略民俗文化,逛古街、吃“酸粥”。作者以平静、客观、朴素甚至诙谐来完成一次次的抒情和叙写,使得读者回味无穷。

  杜鹃的散文创作在不少地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写长城这样的大散文,她没有像其他作者一样简单将资料拼凑,而是实地采风,掌握第一手资料,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故事融入作品中,就像在《汾河源头第一墙》中,她与朋友一起寻访宁武赵长城,当她看到“赵霸山上的一段长城,由于裸露于高山草甸之上,风吹雨淋……”作者不禁低头问脚下石头:“白石啊,你可是被赵国军民就地取材堆砌在这里,还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你委以重任安放在此修缮长城?或者说,是北齐皇帝高洋在这里为你重整妆容加固挡险墙,抑或是明朝统治者用最后一次耐心拿你来修补残垣?”作者是在叩问历史,也是在与赵长城对话。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长城,必须用心去体会。只因,写作不仅是批判与反省,更是自我净化与救赎的过程。

  第二辑“烟火繁华”和第三辑“烟火童话”,作者写平凡的人和事的可贵精神。她笔下的血脉相连的至亲,比如姥爷:“作为王家长子,安守家园是他的责任,担当成为他一生的生命主题。”比如母亲:“一个容得下毁灭与伤害的灵魂,必将迎得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那些平淡的文字,似乎赋予了深奥的含义,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写同学和青春年少的美好情谊,真可谓“琵琶一曲顺逆流,人生回眸已白头”。杜鹃的散文中有大量的细节化描写,正是这些客观、真实、朴素的记录,使她的作品真正回归生活,贴近人心。

  第四辑“烟火清欢”中,那些寻常的小事,历经岁月的沉浮,幻化成生活的智慧。作者重温纯真年代,找寻生活的本真。那些寻常的事,经过岁月的发酵,格外香醇。

  有人说,作家都有两个家,一个是他的出生地,一个是他在文学世界里建造的精神家园。他们的写作就是在这两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离不开,也回不去。我想,每个文学人都感同身受。手执烟火,心怀诗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双塔
家园自是动情处
打通区隔 开阔批评视野
从一套书看山西文学的进步
拳拳赤子心 激扬爱国情
《唐诗三百首》的“软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