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记忆

永不褪色的军功章

  在娄烦县天池店乡大娄则村,有一位革命军人名叫张四祥,他从小参加红军,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参军3年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获得13枚军功章。

  张四祥出身贫寒,父母早亡,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在旧社会,人们常吃不饱、穿不暖,哥哥姐姐们都自顾不暇,很难照顾好这个小弟弟。张四祥只能在亲戚家做农活度日。

  1936年春,年仅15岁的张四祥听到红军队伍路过兑集沟(今属娄烦县天池店乡),怀着对革命的向往,正在地里挖粪的他,丢下粪筐,就直奔红军队伍参了军。

  参军后,张四祥就一直苦练杀敌本领,跟随部队转战南北,舍生忘死,在战斗中拼搏,在战火中锤炼,成长为一名革命军人。他作战勇猛,行动敏捷,胆量惊人,射击、投弹、拼刺刀等军事技术样样过硬。

  由于张四祥机智勇敢,首长常派他出去侦察敌情。每次执行任务,张四祥都要乔装打扮,曾多次将“舌头”活捉回部队,获取了可靠的情报。

  有一次,张四祥孤身一人潜入日军据点附近侦察敌情,连续几天几夜未合眼,掌握了敌人的活动规律。一天傍晚,他进入一座娘娘庙,准备在正殿前的石栏上打个盹,再继续侦察下一个据点的敌情。正在这时,恰好有几个鬼子在附近巡逻过来,鬼子见殿前隐隐约约有人影,就喊了一声。话音刚落,只见张四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身一跃将走近的两个鬼子撂倒,赶紧闪进殿内。他事先在侦察附近地形地貌的时候,已知道殿内后墙上有一个直径两尺多的圆洞。他闪进来直奔后墙上的圆洞,“蹭”地一下就蹿出去了,落地后紧跑几步,跃过庙外2米多宽的壕沟,趁着夜色,跑到了安全地带。而此时,庙里的枪声、喊声正响成一片。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时常向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攻势。有一次,敌机扫射、轰炸我军炮兵阵地。为掩护我炮兵连,上级派张四祥带一小队战士引开敌机。张四祥和战友们用轻机枪对空射击,敌机旋即对他们展开疯狂的轰炸,炸弹落在他们附近,敌机引开了,而3位战友却倒地牺牲了,弹片也飞进了张四祥的头部,血流如注。等他醒来时,已在后方医院,养伤3个月后回到了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一次战斗中,张四祥所在的连队奉命进攻敌人的一个小高地,美军的两挺重机枪喷着火舌扫射,阻碍我军进攻。这时连长根据地形指挥部队对小高地迂回包抄,张四祥摸、爬、滚、冲,靠近敌人,用一捆手榴弹炸翻了敌人的一挺机枪。在硝烟掩护下,战友们趁机瞄准敌人的另一挺机枪,集中火力射击敌人,并夺回了机枪,掉转枪口,消灭了高地上的敌人。这次战斗之后,张四祥所在的连队受到了嘉奖,张四祥荣任连长。

  从朝鲜回国后,首长想把张四祥留在部队继续培养。张四祥说:“首长,我没文化,怕耽误了部队上的事情,还是提拔其他有文化的同志吧。”

  1953年12月25日,张四祥光荣复员。回乡后,他从不居功自傲,继续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严于律己,成为生产队里的一名劳动骨干。

  由于在战争年代风餐露宿,身体多次受伤,晚年的张四祥饱受病痛折磨。当时村里缺医少药,乡亲们知道他在部队立过战功,劝他找一找上级有关部门。他郑重地对乡亲们说:“我的许许多多战友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还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看到人民当家作主。能活到今天,我很知足。我还有什么理由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如果那样做,我还算一个共产党员吗?”

  张二巴  杨石柱  讲述   郝爱存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地方新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晋韵
新绛百业
阳泉漂抿曲
晋祠的两位娘娘
永不褪色的军功章
为两位晋先贤正名
孙嘉淦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