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碾 麦

金 峰

  伴随着布谷鸟的鸣叫,山西各地相继迎来麦收时节。

  收麦,是一年里最主要的农忙,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龙口夺食”。过去,在割、收、碾、晾等一套的作业中,碾麦无疑是复杂而又值得期待的。

  碾麦,要先准备碾麦场。

  碾麦场是农村用来碾麦、晒麦的场地,过去多是以生产小队为单位而设,在自动化程度并不高的年代,碾麦场在整个麦收过程中十分重要。收拾碾麦场,在山西晋西南叫杠(ge)场,在收麦一周或十天前就开始了。闲置了一年的碾麦场需要先洒水,再撒上麦糠,用牛、马、骡等牲畜拉着碌碡碾压瓷实,后边再绑上草拖子把地面拖拉细腻,杠好的碾麦场平展、光溜,下雨了不泥泞,太阳晒了不裂缝。

  当收割下来的麦捆,从田里汇聚到碾麦场,就要提前联系拖拉机准备碾麦了。碾麦前,先要把麦捆打开呈圆形一遍一遍地抖开、摊开,这是碾麦的初道工序,也是最累的。收麦时节的太阳最为毒辣,麦子在烈日的暴晒下,从秆到穗水分进一步蒸发,麦粒会更容易被碾爆出壳。

  碾麦的主要工具是拖拉机,俗称“小四轮”。拖拉机后边拖着个碌碡,碌碡后还拽着块门板,拖拉机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转,如果需要,门板上还要站着个人以增加门板重量,提高揉搓麦秆、麦穗的力度。碾的过程中,还需有个人用木叉把碾摊得越来越大的麦圈向中间聚拢,直到把原本摊成半人高的麦子堆碾得厚度刚过脚踝。碾过的麦子翻腾一遍后,再接着碾,如此反复两到三轮,碾的程序就算完成了。人们用木叉把由暗碾到亮、由毛糙碾到光滑的麦秆抖着挑到边上,一层层地垒成圆堆后,就该孩子们上场了。家里半大的孩子此时也算得上劳力,有的用木锨,有的用木推板,转着圈地把碾下来的麦粒连同麦糠集中成堆。

  太阳偏西,借助下午的“好风”,碾麦的最后工序——扬场开始了。扬场是个技术活,需要两个人配合好,一个扬,一个掠麦糠。扬麦最需要天气的照顾,既要有风,还不能太大,风太大,容易把麦粒一同吹走;风太小,麦糠又飘不走。有了风,还要会用风,扬麦人要按照风的大小,控制扬麦的高度、力度和角度,好把式能在基本感知不到的细微风中,一锨一锨地把麦粒、麦糠干净利落地分离开来,让麦粒精确地落到划定好的位置。

  如今,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原本割麦、束麦、碾麦等需要十多天的农忙,而今只需几个小时就可完成,与之相关的镰刀、麻绳、木叉等工具都已“刀枪入库”,碾麦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省直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视觉并州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视点
   第08版:晋韵
打连枷
狂歌亭楹联赏析
“我看到了战斗”
小麦为啥有道缝
碾 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