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平
晋方言中,表“擦拭”义的同义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拭”“揩”“抹”“擦”“搌(zhǎn)”等。
“拭”出现得最早,《尔雅·释诂下》:“拭,清也。”东晋郭璞注:“抆拭,扫刷,皆所以为洁清。”《广韵·职韵》:“拭,拭刷。”不过,此时的“拭”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对象主要是“圭”“璧”等玉器。如《仪礼·聘礼》记载:“贾人北面坐拭圭。”“陈皮北首西上,又拭璧。”东汉以降,“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可用于人的目、面等身体部位,又可指物与物的磨擦,而且还具有抽象意义。今天我们常用的成语“拭目以待”,就出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帝位,天下无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揩”在东汉时期就见于典籍。《文选·张衡〈西京赋〉》:“揩枳落,突棘藩。”唐代李善注:“《字林》曰:揩,摩也。”三国魏张揖《广雅》亦曰:“揩,磨也。”意思都差不多,即摩擦。在古代,人们管刷牙叫“揩齿”,就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上药物或盐,抹到牙齿上摩擦刷牙。到了元明清时期,“揩”的用例就更多了,主要见于小说、戏曲中,而且用法跟今天几无二致。元代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第一折:“有人唾在兄弟脸上呢?宋江云:‘揩了。’”明代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六回:“小人走上假山,扒在墙头,闭上楼窗,把楼上血迹揩净,一路并无一点血痕。”
“抹”出现得比较晚,似为唐宋文献中首见。唐代诗僧寒山有诗云:“买肉自家噇,抹嘴道我畅。”此例可解作“擦拭”,似亦可作“涂抹”讲,语义两可。白居易《琵琶行》亦云:“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里的“抹”,指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即食指向内摩擦琴弦。明代以后,尤其是到了清朝,“抹”字用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范围也大大扩展,不仅有“涂抹”“涂敷”“擦拭”等意思,又扩展出“割”“捻”“绕”“看”“瞄”等义项。如《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韦四太爷两手抹著胡子,哈哈大笑。”《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抹过林子,显出一个大寺院来。”《董西厢·卷一》:“见人不住偷睛抹。”
“擦”在明代《篇海》《字汇》中有收录,意为“摩之急也”,就是快速地摩擦,显然不能用于“擦泪”“擦脸”之例,主要表示擦器具。如《西游记·第七十四回》:“(长老)急唤仙童看茶,当有两个小童,即入里边,寻茶盘,洗茶盏,擦茶匙,办茶果。”《西厢记·第三折》:“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不见红娘来也呵?”到了清代,“擦”字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既可擦“眼”“脸”等人体部位,又可擦“桌”等用具。如,清代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七回》:“心中好不喜欢,不禁掉下泪来,暗暗的擦眼。”《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
“搌”字在《唐韵》中有收录,宋朝李诫《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炼桐油》中有具体用例:“如施之于彩画之上者,以乱线揩搌用之。”这里的“揩搌”,就是“拭抹”的意思。“搌”作为方言词没有多大变化,始终居于次要地位,文献用例甚少。在山西方言中,只有“搌布”这一用法,而且与“抹布”有着明显的区别:搌布多用来擦拭锅碗等洁净的用具,抹布则是用来擦抹锅台、桌椅等非清洁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