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原晋剧精品入选两个“百部”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核心提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选编,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百部优秀剧作典藏》日前发布作品名录,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晋剧《傅山进京》入选。 

  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晋剧《傅山进京》入选其中的“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项目。 

  两个“百部”,太原市原创晋剧作品都占了一席之地。通过这个窗口,我市近年来戏曲艺术创作和晋剧传承发展的成就,可窥全貌。

  有文化自信的作品

  新编历史晋剧《傅山进京》,以傅山晚年进京的一段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几段对手戏,刻画了傅山和康熙两个主要人物,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命运和道德栖守,用浓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质感,呈现出传统士人的精神风骨,将晋剧在高雅品格上再提升一个档次。 

  该剧主演、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听到《傅山进京》入选《百部优秀剧作典藏》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声”,欣喜之情满溢,“是晋剧人之幸”,也是太原戏曲荣光。 

  “《傅山进京》2007年创作完成,亮相舞台,到今年已14年了。作为主演,见证了这部戏走出太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每一步。”谢涛表示,该剧已累计演出670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几乎囊获了中国戏剧界所有的奖项,“让更多人关注到晋剧,也通过晋剧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让更多人认识山西文化,喜欢上山西文化。” 

  晋剧是大剧种,为什么之前的传播不是特别广?谢涛认为,还是剧目和角儿不突出,《傅山进京》走出去后,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晋剧的大气,“无论声腔还是舞台表现、演员技艺,都受到观众认可。我也特别自信了,看到晋剧是受人喜欢的,在戏曲画廊里,《傅山进京》可以称得上是有代表性的剧目。” 

  “我们这一代戏剧人,在文化艺术战线受党的教育多年。”谢涛说,演员的自信就体现在作品上,“晋剧呈现出的山西深厚文化底蕴、表达出的文化自信,我感受很深。”

  多年原创的积淀

  6月23日至7月1日,“百年华诞,逐梦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品剧目演出周,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举办,7场演出在线观看人次达550万。反映不同时期本土人文精神的太原老街三部曲《上马街》《起凤街》《迎新街》,纪念太原市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新编现代戏《高君宇与石评梅》,反映脱贫攻坚成果题材的现代戏《圪梁梁上》,晋剧《傅山进京》及由学员们表演的《红色经典折子戏专场》,每一场都在直播平台引发热议。 

  有观众留言,“演出让我们找到了‘根’,为和我一样离开故乡的人送来了‘情’。”“不单单是视觉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引领艺术方向”“好戏,百看不厌”等评论,留下了观众的心声。演出周系列作品,展现了共产党人百年光辉历程,同时,也是我市艺术创作丰硕成果的集中呈现。 

  “庆祝建党百年演出周,剧目都是这么多年的积累,除了折子戏,全部是原创。”谢涛参加了其中的两场演出,“我很骄傲,以高标准、高水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一直以来,在艺术追求上,我市的戏曲创作一步一个脚印,一直秉承为人民抒怀、为时代讴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谢涛表示,“无论是历史剧、新编传统剧目,还是新创现代剧,创作的理念和观念始终走的是守正创新的路,引领晋剧艺术传承、发展。”

  新生力量在成长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常年在基层演出,作为院长,谢涛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乡村舞台,“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是最质朴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相互传递的,演员也融入质朴真诚的情感创作作品。” 

  总说讲好山西故事、太原故事,这些故事正是通过历史人物,比如傅山、于成龙,或现实人物,比如“老街”系列的太原基层民众来表达的。谢涛说,“每个戏曲角色,他们就是每段时间里的普通人,但有感人的,能和时代碰撞的声音。我们以真挚情感和戏曲功夫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 

  一部好戏的诞生,需要剧本、演员、导演、舞台呈现等众多元素“碰”在一起,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近几年,因为戏曲人才的老化断层,谢涛有了培养晋剧新人的紧迫感。 

  “戏剧艺术人才的培养,七八年一拨是最好的,演员们好搭戏、有接续,各个行当齐全,也方便老带新。”一次,谢涛带团去吕梁演出,吕梁市艺术学校的一群小孩子来看戏,“我一看,一群小光头,穿着练功服,太可亲了。”演出完后,谢涛去学校看,条件太艰苦了。2020年8月,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培训基地揭牌,与吕梁艺校签订了晋剧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首批61名学员正式进驻。 

  学员们封闭式练功学习,开设了基本功训练课、剧目教学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化妆课等。今年3月,吕梁艺校又输送第二批三十多名孩子,“3年合约培养一百多个学员,将来能留下一半,这种为晋剧传承‘输血’的模式就算成功了。我与省市戏校也打过招呼,有合适的就送过来培训。”

  走到更远的天地

  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品剧目演出周上,基地学员表演的《红色经典折子戏专场》赢得头彩。谢涛为孩子们点赞,“演出学员平均年龄16岁,之前没上过这么大的舞台。演出前,他们每早5点多起床,到青年宫走台,一直练到晚上,下了功夫。演得也是真好,圆满完成任务。” 

  太原市一直重视对文化的扶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戏曲创作、推广和戏曲人才的培养受益颇多。这些年,晋剧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不仅《傅山进京》走遍全国,《于成龙》《烂柯山下》《上马街》等也走出去了,“我们把剧带出去演,每到一个地方,观众就开始认识和喜欢晋剧。”谢涛连续十几年参加央视戏曲晚会,把晋剧带到了更高舞台,“我在全国20多个省市办过讲座,传递晋剧和山西地方文化。只要抓住机会,晋剧会走得更远。” 

  晋剧在广阔天地里的作为,《烂柯山下》有7个剧种移植就是最好的证明,“川剧、祁剧、越剧、秦腔、北路梆子、桂剧、评剧7个剧种,移植改编了晋剧《烂柯山下》,除了声腔和方言,文本、故事、舞台创作都进行了原版移植。” 

  艺术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晋剧也紧跟时代的脚步前行,谢涛在每部戏里都有创新,“年轻观众有新的想法和欣赏水准,我们得承认现实,然后去蹚可行的新路子。”谢涛认为,创新的同时,晋剧剧种的特色优势一定不能丢,戏曲程式必须要保留,“无论怎么变,都要为人物、故事服务,审美节奏要与观众保持一致。继承好了再说创新,和时代同行。” 本报记者 陈辛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太原晋剧精品入选两个“百部”~~~
~~~面向社会有奖征集标识导引
~~~
~~~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要闻快报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关注汛情
   第05版:经济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8版:专题报道
   第10版:中国新闻
   第11版:文体山西
   第12版:体育新闻
   第13版:学校专刊
   第14版:天龙地理
   第15版:天龙品味
   第16版:天龙人物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省少儿图书馆即将开放
12场不败 山西男足晋级“冲甲组”
省公路自行车赛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