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泰斗:一生行医只愿天下“儿无痛、母不悲”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张金哲是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是国际小儿外科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被国际同行尊称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
从医70余载,张金哲用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上万个降落人间的小天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如今,老人虽已年过百岁,仍每周坚持来医院。百岁生日之时,老人许下愿望:“希望天下儿无痛、母不悲。”
选择当时还是一片空白的小儿外科学,来自他一次果敢的抉择。1948年前后,“皮下坏疽”在新生婴儿中蔓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达100%。时任住院总医师的张金哲看着眼前刚出生的婴儿接连死去,内心焦灼不已,更意想不到的是女儿也不幸染病。最终他决定放手一搏,用当时并不被同行支持的手术方法在女儿身上一试,女儿成功得救。消息传开后,手术方法得到推广,皮下坏疽死亡率也从100%迅速下降到5%。
那个年代,器械短缺,他亲自动手在自己的“小作坊”创造和改良了50多种适合小儿疾病的诊疗用具和术式,这其中就包括被国际同行称道、使用并正式命名的“张氏钳”“张氏膜”等。
每次接诊时,张金哲都会起身相迎,检查时用手捂热听诊器,看完病后起身送患者离开。面对哭闹的孩子,这位“宝藏爷爷”还会魔术般地从口袋里“变”出玩具安抚他们。老先生的白大褂上永远清晰写着“外科张金哲”五个字。这些小小的细节里藏着张老最朴素的话:要与患者交朋友,他们以性命相托,告诉人家名字是最基本的诚意。
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他时常回忆起,1951年至1953年,三次参与抗美援朝医疗救治工作。在这期间,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这也让他下定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百岁儿医,与党同心,跟党同行。亲历辉煌时代进程,张金哲激动不已。他说:“希望能将儿童医院打造成一个无痛、无恐的儿童健康乐园。”
国医泰斗:多看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生于1920年,幼承家学,13岁拜师学医,潜心苦读……首批国医大师路志正的简历,让人肃然起敬。已101岁高龄的路老,依然精神矍铄、才思敏捷,坚持每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出诊。除了医术好,同事和患者常说,路老人很谦和。
为患者看好病,始终是路志正最大的心愿。路老说:“多看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虽然我已经100多岁了,但每当我临诊,总有一种诚惶诚恐之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病人、是生命,生命大于天。”
路老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精通内外妇儿,对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风湿病及慢性疑难病症等均有独到见解。“治疗疑难病,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中病。”路志正说。
大医精诚。1983年,路志正参与创建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以痹症、心病做研究对象,建立了极具中医特色的诊疗模式。他还与其他老专家一起,成立了中医风湿病学会和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提出“燥痹”“产后痹”等内容,对风湿病学科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路志正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展现出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医药抗疫在全国取得经验后,向世界推广,这不仅将是中医药界的硕果,更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
胸外科拓荒者: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他是我国胸外科事业的拓荒勇士,用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
这位与白求恩有着不解之缘,用一生追求做白求恩式医生的百岁医者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
1921年,辛育龄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抗日战争爆发后,少年辛育龄弃笔从戎,被抽调去冀中军区卫生部学医,成为冀中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而后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他曾与白求恩大夫并肩作战,至今在他的手臂上仍有一道白求恩亲手为他缝合的伤口瘢痕。
从上山采药制成抗疟药片、研制出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解除战士疾苦,到报考党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辛育龄在战火中走上医学道路,一干就是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辛育龄作为优秀的医学人才被国家选赴苏联深造,学习胸外科理论和技术。他日夜思索着减少患者痛苦的方法,向各种“未知”发起挑战。1970年,辛育龄主刀实施了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震惊了针麻界;1979年,辛育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辛育龄总是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想办法多救一个患者。”20世纪80年代,中日友好医院开院后不久,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做了一名普通的外科大夫。自1947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
他说:“病人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