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称谓的背后是身份认同

特约评论员 然 玉
  针对有人大代表提出的“政府倡导各方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让业者有尊严”这一建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近日予以答复。答复函称,“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标中央主要媒体报道,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新闻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并指导督促本地媒体加大对来深建设者宣传力度。”(澎湃新闻9月22日)

  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农民工”因其凝练的概括性及广泛的认受性广为流传,并为政府文件、公共法规的正式行文所吸收。比如说,2019年12月4日国务院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也采纳了“农民工”表述。这事实上说明,“农民工”更多还是一个中性称谓,而并没有明显的负面色彩。

  当然,深圳这名人大代表的建议,也是有原因的。按他的理解,“农民工”之说属于歧视性语言。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人觉得过于上纲上线,也有人觉得不无道理。然而,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农民工”表述,至少是不够体面、不够尊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一些特定群体的称呼中,“隐含的偏见”也需要不断修正,继续以老眼光看待“农民工”,或许真的不合时宜了。

  一个基本的规律是,随着某个行业人群在产业链中的位阶提升,会带来相应的修辞学进化。在“工人”这一大集合下,衍生出“上班族”“白领”“蓝领”“工薪族”“职员”等一系列颇为讲究的“子概念”。那么,与之同理,作为一类特殊的工人,农民工也完全应该有更得体的表述。只不过,相比于白领等阶层,农民工们表达的意愿、能力和声量较弱,故而迟迟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谱系而已。

  叫什么不重要,叫什么又极其重要。近年来,农民工职业待遇、薪酬保障等不断提升,这些肉眼可见的进步,远比“农民工”等名头重要得多;但诚如“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在实现了温饱、安全等基本需求之后,个体必然会转而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阶需求。就此而言,给“农民工”群体重新设计一个价值系统、标识系统,又显得至关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特约评论员 然 玉
~~~宋鹏伟 整理
~~~廖卫芳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要闻快报
   第05版:都市新闻
   第06版:开启新征程·喜迎党代会
   第07版:光影太原
   第08版:庆丰收 感党恩 兴乡村
   第09版:经济新闻
   第10版:社会新闻
   第11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12版:热线新闻
   第13版:中国新闻
   第14版:庆丰收 感党恩 兴乡村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体育新闻
   第20版:体育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三星堆新发现
   第24版:天龙悦读
画中话
称谓的背后是身份认同
一周声音
人人争做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