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告四邻书。我到了停着岳母灵柩的院子里时,见到窗外的墙上贴着两方白纸,一方是以儿女们的名义所发的讣告,另一方则是一纸“告四邻书”。其全文是这样的:“告四邻,北邻,猪牙沙水瓶;南邻,土盆刀;东邻,木炭刀;西邻生铁刀。”我看着十分不解,便向当地人请教。原来,神权时代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家中有人亡故后,阴曹地府的黑白无常等差役们是要来逝者家中办理有关“公务”的,丧主家担心阴间的差役来时找错门,惊吓了四邻,所以在第一时间便贴出告四邻书,让四邻知悉并有所防范,在各自门前摆设“镇器”,以免差役找错门。
二是装“听珍儿”。入葬前一天上午,丧仪的总管召集参加葬礼的全体孝女们灵前敬香,敬完香便进行装“听珍儿”的仪式。清徐方言,“听”读为“提”。我听到“装提珍儿”这样的话时,便问身边人“提珍儿”是哪三个字,许多人都只知其音而未晓其字。后来,经过与几位在这方面留心的人商讨,觉得应该是“听珍儿”,或是“听真儿”。其理由一是因这个祭器是一个用白布缝成的三角形小包,三个角上各缝一个红布条,小巧玲珑;二者,这个器物在入殓时是要放在逝者的耳朵跟前的,显然是与听有关联的。
装“听珍儿”的具体程序为:参加葬礼的全体孝女们身着孝服在灵前敬香后,由逝者的长媳把缝好的“听珍儿”兜在孝衫的前襟里,另外有人带一把菜刀,然后由长媳带领大家排队号哭着步行到村里的五道将军庙前焚香参拜,参拜后用菜刀在五道庙前的土地上画一个十字,把十字范围内的土撮上装入缝好的“听珍儿”里面,再由长媳用孝衫的前襟兜住往回返,返时不能发出哭声。回来后,将装上土的“听珍儿”放到灵前的供桌上,入殓时放到逝者的耳朵跟前。
对这一仪式的源起,我揣测是这样的:神权时代的人们认为,宇宙中存在着阴阳两个世界,人活着时在阳间以肉身的形式生活,亡故后则在阴间以魂灵的形式继续生活,是谓阴阳两隔。而能沟通阴阳两界的神明,就是每个村里都有的五道将军,因此家中有人亡故,都要先到五道庙烧香禀告。装“听珍儿”的初衷,可能是要在能沟通阴阳两界的五道爷那儿取上人间的阳土放到逝者的耳边,以此作为媒介,来沟通阴阳两界,就像给逝者安装了一个收音机一样,让逝者能时时听到亲人们的声音。这也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爱戴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