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以来,以冯骥才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界和学界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整理、保护了中华大地上浩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迅速消减的传统村落建立了一批文化档案。经过20年不懈努力,我国已将非遗家底基本摸清,国家四级(国家、省、市、县)非遗名录共收录非遗项目逾10万,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作数量居世界首位。
然而,如此庞大又缤纷的历史文化财富,若没有一整套科学的保护标准、方法和制度,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非遗一旦失去本色,便会得而复失。冯骥才于是提出“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观点,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设置成为独立学科。这一建议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去年3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去年10月,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这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教材意义重大。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确立了首批编委: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潘鲁生、向云驹、苑利、顾军、方明、唐家路等12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首批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的编写工作目前已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力求涵盖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的主要领域,填补非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空白。首批三卷教材拟于年内完稿,新学期即可在教学中使用讲义。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