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漏邻里都发愁
家住西山的余女士从2020年7月起,发现自家门厅吊顶上出现了一片湿痕。随着时间流逝,这片湿痕逐渐扩大,开始掉墙皮、掉石膏块儿,间断漏水,给余女士一家带来很多困扰。楼上住户李某曾于去年4月、10月修缮两次,效果也不理想。余女士和邻居协商未果,无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维修漏水点,对原告家中损坏部分恢复原状,赔偿被告经济损失1000元。
楼上跑水楼下流
无独有偶,受到楼上滴漏困扰的还有市民郝先生。今年5月,郝先生楼上住户薛某家中水龙头跑水,导致郝先生家中家具电器被淹。郝先生多次找薛某协商赔偿事宜未果。由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郝先生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薛某赔偿原告房屋损失等合计10万余元。
装修不当皆遭殃
市民秦先生则因楼上邻居的装修而遭了殃。从去年3月开始,因楼上魏某家中装修不当,造成秦先生家中卫生间、客厅屋顶大面积漏水。秦先生多次与魏某沟通未果,因漏水严重,秦先生的租客也要求减租5000元。近日,秦先生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魏某对秦先生家中因漏水造成的损害赔偿1.33万元。
管道堵塞谁赔偿
市民岳先生近来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今年5月,岳先生家的厕所污水多次反流,不得不多次搬家。岳先生数次找楼下的高女士沟通,要求疏通厕所排污管道,但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岳先生将高女士诉至法院。
贴心调解解决问题
西山法庭李毅法官团队在接到这4起案件后,经过研判,认为虽然案情简单,但双方当事人内心早有芥蒂,抵触情绪强烈,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邻里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李毅法官认为:“漏水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不仅要解决当下纠纷,更要考虑到双方今后的邻里关系,这种情况下,调解就是最好的选择。”
李毅法官团队通过勘察现场情况、询问专业的装修人员,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制定调解方案。之后,法官一方面与被告沟通,讲明法律层面上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从邻里情谊入手安抚、劝慰原告,一味埋怨不如放下芥蒂,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最终,法官团队通过“背靠背”讲道理,再到“面对面”化解心结,经过充分释法说理、多次劝导沟通,历时半个多月大家终于各退一步,这4起案件最终调解结案。
记者 陈珊 通讯员 张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