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的火爆,都不是偶然的。好的作品,本身就是最牛的宣发,其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发光点:精湛的演技、纯熟的拍摄手法、充满节奏和戏剧性的剧情、讲究逻辑和因果的故事线等等,这才是影视行业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商业逻辑。当然,烂到出奇从而走红的,另当别论。
毋庸回避,过去一段时间,影视圈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大牌偶像片酬占据大量成本,影响拍摄质量;一些流量明星讲数字台词,对待拍摄工作敷衍了事;还有买热搜、榜单、流量造假,等等。以至于真正有心致力于演艺事业的往往有心无力、有技没戏,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人甚至干脆将这个行当割裂,分为演艺圈和娱乐圈。
早前,张颂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只有0.5%的演员能做到衣食无忧,剩下99.5%的演员都收入极低,甚至有时一天要工作18个小时,4个月的时间就拿几千块钱。这样的数据或许只是个人看法,也或许有些夸张,却反映出业内人士对行业畸形发展的不满和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张颂文在《狂飙》里的演技还火到上了热搜:“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演的”。一个演员靠演技来证明自己,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与之匹配的报酬、地位,这才是这个行业该有的健康生态。颜值是一时的,演技才是一个演员的永恒。影视行业显然还要更多地回归“演员”,而不是一个又一个走马灯的“偶像”。
眼下的春节档,为影视行业的复苏迎来了一个开门红。如何让影视行业继续红火下去,乃至“狂飙”下去,标杆已经有了,高质量作品换来的经济效益也已彰显,就看从业者的行动了。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