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人不到庭 事实说不清

杏花岭法院发出首份“当事人到庭令”

  本报讯(记者 陈珊 通讯员 张丽娟)在大多数民事案件庭审中,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参与诉讼,但是,当事人出庭更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因此相关法律也明确在“法院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当事人出庭。3月2日,记者了解到,杏花岭区法院发出首份《当事人本人到庭令》,成功督促当事人亲自出庭接受询问。

  杏花岭区法院在审理一起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案件中,通过庭前询问,了解到原、被告对案件事实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双方都有诉讼代理人,但当事人本人不到庭,将可能导致案件相关事实难以查清。

  为查明事实,杏花岭区法院向被告发出《当事人本人到庭令》,要求被告本人于法院传票明确的时间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并告知其本人不到庭的法律后果。开庭当日,被告本人亲自到庭参加庭审,就案件事实接受法官询问。通过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承办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法官解释,以往案件审理中,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比较薄弱,将导致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情况。法院发出《当事人本人到庭令》,将诉讼当事人本人到庭制度从理论转化为现实,既能有效回应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是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太原中院提出的“当事人说事、代理人论理”庭审方式改革要求,为优化审判工作机制提供了良好示范,充分彰显了公正司法的责任担当。

  据悉,为强化民事诉讼当事人本人到庭制度,杏花岭区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修正)》的相关规定,印发了《关于在民事诉讼中试行〈当事人本人到庭令〉的通知》,明确了《当事人本人到庭令》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内容及适用方法、法律后果等内容。该举措不仅有利于发挥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的实质功能,也将对规制虚假陈述和虚假诉讼,强化监督当事人诚信诉讼发挥积极的作用。

  法律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当事人本人到庭,就案件有关事实接受询问。在询问当事人之前,可以要求其签署保证书。

  保证书应当载明据实陈述、如有虚假陈述愿意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或者捺印。

  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拒绝到庭、拒绝接受询问或者拒绝签署保证书,待证事实又欠缺其他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要闻快报
   第05版:“半边天”·风采
   第06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7版:社会新闻
   第08版:经济新闻
   第09版:热线新闻
   第10版:2023全国两会
   第11版:2023全国两会
   第12版:2023全国两会
   第13版:2023全国两会
   第14版:中国新闻
   第15版:中国纪录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体山西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地理
心理辅导进警营 关心关爱女民警
植物园邀您欣赏“花花世界”
自制“赏花指南” 邀请乘客踏青
马练营路与经北街交叉口半幅封闭
打工陷入困境 民警妥善安置
杏花岭法院发出首份“当事人到庭令”
“我陪妈妈这样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