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瀛公园

孙爱晶

  高阳台·文瀛公园

  齐慧青

  枝影凌波,鸭舟戏水,湖边画角争鸣。阆苑清幽,安和万字楼横。惠风吹醒蓬壶客,拥群仙,漫道文瀛。恁堪羡,笔润毫拈,妙手丹青。

  喷泉涌向花阶湿,惹蜂愁蝶怨,英落无声。栊透骄阳,掀开一道茶呈。浅樽邀对明堂静,劝流光,莫负兰馨。却因何?遍拢烟霞,醉踏诗屏。


  文瀛公园是太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处公共园林绿地。公园内的文瀛湖由明时称为“圆海子”和“长海子”的南北两湖通称“海子堰”到清时的文瀛湖,辛亥革命后辟为“文瀛公园”。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战争后更名为“中山公园”。抗战时期,太原沦陷,日伪把“中山公园”改名为“新民公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民众公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命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经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人民公园”更名为“儿童公园”,2009年,恢复为“文瀛公园”。

  解读

  这首词作起句“枝影凌波,鸭舟戏水,湖边画角争鸣”,以文瀛湖为背景:凌波的枝影、戏水的鸭舟、争鸣的画角(画角在这里指代音乐),形成了一幅动感的画图。紧接着“阆苑清幽,安和万字楼横”,又给出了一幅清幽安和的场景,可谓动静合宜。第六句中的“蓬壶客”,则是化用典故,借以对此仙境的描述,铺垫出上片之尾“恁堪羡,笔润毫拈,妙手丹青”,作者陶醉于那些精湛技艺和挥洒自如的书画作品,并突出了文瀛公园浓浓的文化氛围。

  过片“喷泉涌向花阶湿,惹蜂愁蝶怨,英落无声”,胜在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一个细节,喷泉洒水打湿了花阶,当然也打湿了兰花,引得“蜂愁蝶怨,英落无声”,到此笔锋一转:“栊透骄阳,掀开一道茶呈”,骄阳透过窗户,掀开帘子显露出正在喝茶的文人雅士。“一道茶呈”是倒装句,恢复过来就是“呈一道茶”,即喝茶。尾句中“遍拢烟霞”即广泛搜寻美好的词语。所问及所答为:为什么人们钟情于这个公园,并且写出大量的作诗赋词来赞美她呢?正是由于它幽雅及仙境般的景象,和对当下兰馨般时光的珍惜。

  基础知识:诗句中的倒装句

  “倒装句”也是“诗家语”的特色之一。在古诗词中,历来就有诗人别具匠心,构思奇特,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发挥高超的语言天才,依靠对仗的衬托,采用语序上的倒装,打破传统语序,逆向思维,形成倒序,即所谓“倒装句”。倒装句类型包括:主谓倒装、谓宾倒装、主宾倒装,定语、状语或补语与中心词倒装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梁 铭 文/摄
~~~孙爱晶
~~~杨晓琴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都市
   第06版:社区
   第07版:消费
   第08版:服务
   第09版:创城
   第10版:中国
   第11版:视点
   第12版:世界
   第13版:文体
   第14版:文体
   第15版:银发学堂
   第16版:天龙·随笔
禅味光影的魅力
文瀛公园
与好友聊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