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谈话

牛新凯
  1948年春,中国革命进入伟大的转折时期,解放战争已由战略性防御转向全国战略进攻。为了争取全国解放的胜利,转战陕北并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央军委机关,由陕北向河北平山县转移,3月26日,到达晋绥分局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兴县蔡家崖。

  4月1日,毛泽东在蔡家崖作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肯定了晋绥的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指导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也是成功的;还肯定了晋绥党组织纠正土改工作中“左”倾偏向的成绩。特别是毛泽东就全国的革命形势和党的工作作了精辟的分析,郑重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以及党在土地革命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为晋绥和全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4月2日,毛泽东应晋绥分局领导和晋绥日报社总编辑常芝青的请求,在蔡家崖晋绥军区司令部大院的南平房接见了报社编辑人员。这一天大家异常兴奋,在总编辑常芝青的带领下,阮迪民、李超、张友、杨效农、田允中、李蔚然、胡正、陈蝉鸣、鲁石、胡也、苏光、纪希晨、王雷行、江涛、高丽生、甘惜分、水江、宋萍、董泯敌等20人,一大清早就从报社驻地高家村奔赴蔡家崖,静静地坐在房间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幸福时刻。

  大约10点钟,毛泽东来到接见室,陪同的有贺龙、陆定一、张子意等领导人。毛泽东满面红光,精力充沛,头戴带耳的灰色毡帽,身着褪色的灰棉制服,脚穿一双深灰布棉鞋,脖子上围着一条陕北的羊毛围巾。毛泽东握着常芝青的手说:“芝青同志,听说你是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看来很有学问,有点马列主义嘛!”领袖风趣而厚爱的问话,立即驱散了常芝青的紧张拘束。常芝青向毛泽东逐一介绍了参加接见的编辑、记者。

  落座后,毛泽东用洪亮的声音说:“办报,你们是先生,我是学生,先生不了解学生,对学生就不会出题目嘛!”此时,常芝青把早已准备好的请示纸单呈上去,毛泽东认真看了后,说:“好啊,你们一共提出了六个问题,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吧!”

  毛泽东首先谈到在报刊上宣传党的政策问题,他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

  毛泽东接着就报纸的作用和任务作了阐述,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当毛泽东看到常芝青提出“关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问题”时,他侧身对贺龙说:“党中央早就起草了一个党内指示和重印了1933年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的小册子一起发下去了,你们没看到?”贺龙回答:“收到了,还没有向下传达。”毛泽东提高声音严厉地说:“难怪你们晋绥土改整党中出现“左”的偏向!在我们一些地方的领导机关中,就有这样一些人,觉得党的政策只要领导人知道就行,不需要让群众知道。这是我们的工作不能做好的基本原因之一。”

  毛泽东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要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同时也要教给同志们许多具体办法,就是要充分地利用报纸。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指着常芝青说,同志们啊,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报纸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毛泽东问常芝青:“你们报社有多少通讯员?每天能接到多少来稿和来信?”常芝青汇报:“报社在各地设有专职通讯干事,全解放区有1200多名,每月最多收到来稿2000多件,不少分局、区党委、地委和县委的领导干部还亲自动手给我们写稿。”

  毛泽东时而站起,时而坐下,时而抽烟,时而喝水,他话锋陡然一转,谈到《晋绥日报》的具体情况:“你们的报纸去年6月地委书记会议之后,有很大进步。内容丰富,尖锐泼辣,有朝气,反映了伟大的群众斗争,为群众讲话,我很愿意看。但是从今年1月以后就不够泼辣,材料也少了,使人不大想看。”

  常芝青听了毛泽东的话,十分惊讶!毛泽东每天在陕北转战,胸中自有百万雄兵,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日理万机,依然关注着《晋绥日报》的一篇报道、一则通讯、一段按语,这是多么巨大的关怀!而且分析得洞悉表里、透彻清晰。

  常芝青向毛泽东简明扼要地汇报了报社最近总结整顿工作的情况。毛泽东微笑着说:“你们做得很认真,有成绩,也难免有缺点。你们采用编者按语的形式很好,但有时把话说得太满了,把弓弦拉得太紧了。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过来。”毛泽东说着站起来走到屋子中央,摆出拉弓射箭的架式,笑着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如同射箭,有张有弛才能把箭射出去,射中靶子,有张无弛,射不出箭,还会把弓弦拉断。”

  毛泽东甚至还谈到改正报纸上的错别字和表述不明确及吞吞吐吐的问题。

  这次谈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临结束时,常芝青鼓足勇气,请求主席为报纸题写新的报头并题词。毛泽东握着常芝青的手爽快地答应了。

  这次谈话,毛泽东对党报的任务和作用,党报工作的原则、立场和办报路线以及党报应该具有的战斗风格,党报队伍的革命化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全国解放后,毛泽东的这次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就是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多少年过去了,常芝青每次回忆那一段美好的情景,总感觉是终身的幸福和殊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牛新凯
~~~孙 琨
~~~金 琬
~~~郝妙海
~~~宋治洲
~~~王润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题报道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晋韵
   第08版:专版
烙画葫芦
难忘的谈话
不守常规的龙天庙
薛瑄咏津
趣说“九斤”及其它
“姑儿”与老鼠
杨家沟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