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习俗相沿千余年,其内涵不断延伸。
二月二最早记载于《唐六典》中,与唐代皇家的宝尺有着直接的关系。唐代的礼官,负责提供国家祭祀用的玉器,在岁时节日还要提供制作精美的器物,以供皇帝玩赏。其中二月二“吉祥重日”须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皇帝会将这些尺子赐给大臣,张九龄、白居易就曾得到过赏赐的宝尺。二月二赐尺,寓意为人臣者当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同时对受赐者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二月二的民俗与龙联系在一起是元代。元代《析津志》中说:“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但从古代天文学的角度上讲,农历二月初以后,黄昏时28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中,恰似龙角的角宿(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七宿组成的整个龙形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在太原古县城南关的龙天庙中,正殿所祀主神是龙潜晋阳17年的汉文帝刘恒。每逢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太原古县城南街村民及临近村的村民,便要自发地前来祭祀。届时,恰逢庙会,龙天庙戏楼上唱戏,城中东、南、西、北四道街(四个村)的铁棍(抬阁)、龙灯、高跷、秧歌等社火表演队,在八音、鼓镲乐的伴奏下,皆要穿街到龙天庙专场表演,这给本来就热闹拥挤的场面,更增添了民俗文化展演的浓浓色彩。高潮迭起的是二月二夜晚,从县城十字街始,沿整条南街,穿越“进贤”南城门,直达南关宝华阁、龙天庙近千米的线路上,依次盛放各种焰火,高低搭配、响天聩耳、五彩缤纷,承载着农耕时代村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和期盼年年五谷丰稔、风调雨顺的愿景。
二月二又称为“春龙节”,此时入蛰地下冬眠的蝎子、蜈蚣等百虫,随着春天的到来、地温的回升逐渐苏醒,正应当地谚语“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旧时,每到二月二前夜,母亲总会悉心吩咐孩子,明天一早一定要记住,不能说“起”字,只用“到时候了”或用胳膊肘推的方式等叫醒熟睡中的兄弟姊妹,恐怕惊起众害虫。由此,二月二这天,乡村人家还一直沿袭着用大红纸剪贴“剪刀剪蜈蚣或蝎子”窗花的习俗,表现人们除害虫、保安康的美好心愿。旧俗,新入学儿童在二月二这天由教书先生和家长带领,到太原古县城东街文庙大成殿,拜孔子像,行读书人四礼(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状元礼)中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礼。仪式中教书先生要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并赠学童文房四宝等,嘱其学有所成。
二月二这天,晋源乡村同其他地方一样,家家户户要祭神祀祖,祈盼五谷丰登、家人吉祥。如家中没有属龙的,烧吃葱花烙饼是不可少的,美其名曰“扒龙皮”“吃龙鳞”,使龙抬头、换新装飞升天际,行云布雨、滋润万物。若家庭成员中有属龙的,那就改吃扁食,叫吃“龙耳”;或吃擀面条,叫食“龙须”。传言,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家中妇女和裁缝铺忌做针线活,害怕刺伤龙的眼睛。而村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好日子,二月二也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重日”,借此“剃龙头”(理发),以去除以往的晦气,迎接一年的兴旺。斯日,大小理发店里,人们排队理发、刮脸,成为一种古往今来的风俗。
二月二预示年已到尾声。“龙抬头”“龙升天”后,带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稔的期盼,春耕、夏管、秋收、冬藏的辛勤劳作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