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酷爱看书,最大爱好就是跟舅舅去县城赶集时,在新华书店门口花两分钱租书看连环画。一天,我看到村供销社柜台里摆了几本新的连环画,很想将其中的一两本据为己有,怎么实现呢?我想到了卖破烂。卖什么呢?彼时,我的凉鞋打了一处补丁,就卖它了!我脱下凉鞋,拎在手里,光着脚走进供销社,给掌柜的说:“我要卖凉鞋,买小人书。”我卖凉鞋的新闻迅速传播到我母亲的耳朵里。我一到院门口,就被我妈扯着脖领子拎到了东屋。彼时,窗户是纸糊的,不透光,门一关,我所处的环境就是与世隔绝的黑屋。未及恐惧,鞋底子已经“招呼”在了我的屁股上。我妈一点也没被我赤脚卖凉鞋换书看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以旋风般的节奏,使鞋底子和我稚嫩的屁股发出啪啪啪的撞击声。
挨打之后,我的学习热情一度受挫,否则我们国家在“凿壁偷光”“映雪囊萤”等好学人物之后,又出现一个“卖鞋购书”的勤学之士流芳百世,也未尝可知。
几个月后,父母送我去奶奶家,陪伴独居的奶奶。在我之前,是堂兄陪伴奶奶。当时,堂兄考上了中学,在学校住宿,临行将他的宝贝——一箱子书送给我保管。那一箱子书都是连环画、故事书!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于此时悄悄植根我心底。我最喜欢读《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从这本书里,我认识了人文始祖炎帝、足智多谋的黄帝、凶悍的蚩尤、聪明的大禹、倔强的刑天、勇敢的夸父、不屈的精卫。这些故事奠定了我对语文的喜爱,为今天从事文字工作打下了基础。
那时,邻居家经常有外村的小朋友来走亲戚,邻居会把小朋友领到我家来,让他们看我的连环画。那些小朋友见了我的书箱,犹如阿里巴巴看到四十大盗藏宝的山洞,垂涎欲滴。他们走时会提出借两本书回家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一概应允。但是,书借出去犹如肉包子打狗,书箱里的书越来越少。在书箱快见底的时候,我被父母接了回去。
回家后,我经常从爸爸的书柜里偷着找书看。那时看课外书是偷着看,因为母亲认为那是“闲书”。当年,我经常怀揣一本书一头扎进昏暗的厕所,一蹲半天,所以叫蹲厕所。后来留下了后遗症,上厕所不拿本书或报纸,解手就不畅快!
时光飞逝,镜头一换,我参加高考了。当得知高考失利,我便选择去当兵。自称:男子汉大丈夫理应投笔从戎。
一天,连队调来一位副连长,我帮他收拾行李。他打开一个大大的木箱,里面全是书!居然有如此好学之人!一下子又激起我学习的欲望,我开始熬夜复习,后光荣考上军校。
一晃到了2004年,我因胸腹主动脉瘤要手术,这才发现生命是如此脆弱。当时就想,如果现在走了,啥也没留下,人生的意义在哪?于是,树豪情壮志,写书。一出院,我就开始翻阅资料,从报纸上剪切相关内容。可惜的是,带病写书没坚持多长时间,身体一恢复,便又开始忙忙碌碌。许多书只看了前言,书柜上的书都是崭新的。
做手术,买书,看书,写书,身体康健了出去工作,铺开的书稿束之高阁,循环往复。也是我手术做得多,一共四次,所以家里书堆了一摞一摞,书稿的素材积攒了二三十万字。去年,因感冒引起急性心衰,又卧床休养。我卧室茶几上、床头柜上甚至枕头旁都是书籍。这次真的从头到尾看完了两本长篇。于是,情不自禁给身边人宣讲。
近日,师妹筹办读书会,请我推荐书目,如有可能为爱好学习的朋友们授课、培训。我深知“授人一瓢,必有一桶”的道理, “平生最爱文墨香,奈何腹中少文章;偶尔偷得三两句,还恐君家笑无常”,瞬间有了压力和紧迫感。
宋朱熹《读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的意义不必再说,这次我一定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