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耘换得花竞秀

——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概述(上)

  杨占平

  2022年底公布的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获奖作家和作品,总体上代表了这3年来山西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其中一些作家、评论家的获奖作品达到全国水平,在全国文坛曾引起关注;特别是中青年作家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70后和80后作家为主要获奖者;另外,基层作者、一线作者占一半以上,女性作者占三分之一多,这些数据说明,我省文学创作队伍老中青梯队合理,专业作家和业余作家分布适当,文学生态良好,发展潜力向好。

  紧贴大地书写 突出时代精神

  文学界以及众多读者都知道,赵树理本人的创作原则是尊重历史、关注现实、发现问题、表现民生,他的所有作品都贴近人民、都具有时代性、都富于探索性和可读性。所以,这次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特别要求获奖作品和获奖文学新人、优秀编辑,都能够像赵树理一样,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坚持深入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获取素材,准确把握生活本质,突出时代精神,努力拓展艺术视野,勇于在表现形式上创新;同时,要像赵树理那样,做文先做人,自觉自愿做人民大众的代言人,树立民生为本的情怀。获长篇小说奖的阿连的《一个人的哈达图》,是一部新版走西口图景:哈达图作为西口一个曾经是各方人员逃荒避难聚居的小村落,上演过复杂的情仇爱恨,但在叙述者眼中,闪耀着纯净的人性光芒,世界仿佛回到了原初的平和状态;故事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爱、怜悯、关怀主题,书写出了那片土地对人的馈赠和养育;结构方式和语言风格,特色明显。孙峰的长篇小说《在河之洲》,则是紧贴大地书写,讲述了宋长河一家三代历经多半个世纪的奋斗历史;作者以乡土文化的倾听者、参与者和叙述者多重身份,深入到“白云、苍狗、尘寰”之中,彰显出鲜明的历史感与现实性;同时,礼赞人性的真善美,对现代人精神返乡进行了认真思考,描摹出了民族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进步轨迹。

  “赵树理文学奖”一直重视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山河之诺:右玉精神英雄谱》,作者郭虎就是右玉作家,他从小到大生活在右玉县,一直工作在右玉县,见证了“右玉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在数十万字的篇幅中,饱含着他对家乡那片土地深沉的爱、炽烈的情,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创造伟力,反映了右玉人民“子子孙孙无穷匮”的当代愚公移山之志;主题宏阔而又壮美,竖起了一座“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丰碑,塑造了一个“功成不必在我、奋斗一定有我”的典型英雄群体。阅读这部作品,读者可以更为形象地理解“右玉精神”的内涵。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寂寞国士姚以价》,作者王秀梅以严谨、客观、公正的态度,写出了辛亥革命元勋姚以价戎马倥偬的坎坷人生,追求真理的爱国情怀和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资料之丰富,内容之翔实,考证之全面,表现出作者训练有素的史学修养;鲜活通脱的文字、不拘一格的结构,又展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成功地还原出一位真实生动的历史人物。而刘纪昌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扶贫纪事》,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使用朴素但富有诗意的语言,笔触细腻而生动,对农民贫困的真正原因和诉求、农民与土地、农民与粮食、农村现状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困境、困惑、出路等系列问题,都有直观描述和深情展望,刻画出一幅当下农村生活的全景图,是一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实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了解认识农村问题的鲜活教材。

  坚持兼容并蓄 实现艺术突破

  “赵树理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思想内涵要丰富,其艺术表现方式也要具备独特性、开创性。从这次的获奖作品来看,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各有特色,而且许多作者在表现方式上都超越了过去本人的手法。比如,获得诗歌奖的孔令剑的《不可测量的闪电》,就是一部有想法、有作为、有创意的诗集,凝聚着诗人对世界、对生活、对时代的思考,以及个人体验与生活背景的交错和沉浸,蕴含着理解生命意义之后的顿悟和升华,从中可见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体现了在他开拓的诗意空间里的游刃有余,富有张力和质感。另一位获奖诗人王俊才的诗集《农谚里的麦子》,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有一种断崖式的高耸和飞跃,能够看出诗人在某个节点,忽然听到了某种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得到了某种不可预测的召唤,有如神助地写下了一组对故乡、对自己可以有所交代的诗,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境界。

  “赵树理文学奖”给那些致力于文学创作的人一种启示,即:作家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在提高自身文学艺术素养上下功夫,这就希望大家要不断地学习、广泛地阅读,不仅要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涉猎外国优秀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还要了解国内及世界文坛的走向,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借鉴国内外文学领域先进的创作理论,多角度地吸收先进文化,在以往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突破。比如获得短篇小说奖的作者袁省梅,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小说作家,但她仍然在不断进步,提高素质,注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进行很好的融合。这次的获奖作品《流动厨房》,用一个丧偶女人的生活片段,抓住了农村生活的精髓,笔下的农村流动厨房,几乎是丧娶的代名词,这个囊括生死的概念里,蕴含着生命的律动;流动厨房奔波在乡村之间,而流动厨房里的人,也在情感中寻找着出口;世间的人们,正像一个个流动厨房,存在于生死之间,体验着世界百味。同样获得短篇小说奖的梅钰,此前已经获得过文学界不少奖项,但她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创作上的突破,效果显著。这次的短篇小说《十二连城》,故事呈现的是人与乡村的关系,三代女性都曾有机会走出乡村,可她们却都不约而同地被生活阻滞,女人们像土地一样孕育生命,可自己的生命却被困在土地之上;脚下的黄土,总是以某种方式与人保持着不可磨灭的羁绊;作为村庄的象征性标志,“十二连城”如宿命一般被凝视、被铭记,审视着乡村带给人们的命运,尤其是对女人的制约,现实意义还是强烈的。

  跻身全国一流 展示晋军实力

  这次一些类别的获奖作品,拿到全国文坛上去比较,无论从思想内涵深度,还是从艺术表现力上,都不逊色,质量是经得起社会和文坛检验的,比如文学评论和网络文学获奖者,就是证明。金春平的评论文章《主体的延展与叙事的自觉——“叙述中国故事”的文学情境、维度与范式》,系统、全面、深入地对“文学叙述中国故事”这一新时代重大的文化政治学命题,进行了学理性阐述和分析,由此解读并构建出诸多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性”和“未来性”的理论话语、范畴维度与叙述方法,显示出作者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理论发现与整体意义认知,在全国文艺理论领域也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董晓可的评论集《盖茨比的鞋子》,具有开阔的批评视野、鲜活的现场热度,既有学院派的深刻性,又有作协派的饱含激情、文风灵活生动的特点;既有对名家新作的及时跟进,又有对基层作者的深度关注;评论涉及范围广泛,以探求艺术之“真”为向度,以采撷文字之“美”为宗旨,以发掘人世之“情”为要义,以探索存在之“痛”为根底,展示了文学评论的魅力,代表了当今全国文学评论的一种走向。

  网络作家董群(网名:纷舞妖姬),近年来致力于把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是轰动一时的电影《战狼》《战狼2》的编剧,此次他的获奖作品是5卷本长篇小说《特战荣耀》,讲述了一个技能突出、个性鲜明,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兵王”,经过一次次严峻考验,最终实现由“小我”向“大我”转变,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武警特战队员的热血故事;作品处处显示着军人的天职使命与责任担当,在当下新时代的进程中,为受众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小说已经改编成同名电视剧,上映后反响强烈。另一位网络作家栗科(网名:红眸)的长篇小说《非常疑犯》,从悬疑角度深入现实,故事引人入胜,逻辑推演能力强悍,对事物理解客观准确,塑造人物形象生动,文本中处处可见职业的印痕、心灵的探幽,非常集中地体现出专业性工作履历对于文学构造的滋养,是一部借助了法医职业赋能,又彰显了小说日常锤炼的文学工匠精神的优秀网络作品,代表着全国网络文学写作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三体》世界观的能动表达
~~~——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概述(上)
~~~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地方新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专版
   第08版:双塔
基于现实的科幻文化辐射力
耕耘换得花竞秀
乡愁悠悠 剪不断理还乱
注入情感 用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