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动力能让我十多年坚持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流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的乡情,下了眉头却上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我们这一代人,有许多是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平房窑洞走进高楼大厦,从割麦挑粪的农家子弟变成国家干部或企业家、作家的。虽然身份变了,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但身上早已打下了黄土高原农家子弟的烙印,血脉里流动的还是农民的血液,从血缘上、感情上、社会关系上都与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割不断的联系,并且时刻关注农村、关心农民。这是中国农耕文明基因中遗传下来的一种情结,一种情怀,一种诗意,更是一种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乡愁。
从2004年创作第一篇《妈妈的手擀面》《酱豆的滋味》开始,这种浓浓的乡愁就成了我笔下不变的主题。为农民发声,留一份乡愁,就成了我创作的志向和目标。这么多年,身边的朋友一直戏称我为乡土作家。这次荣获赵树理文学奖,既是对我乡土文学创作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山药蛋派”身份的一个认定。
“山药蛋派”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农村、写农民。而《扶贫纪事》(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是一部货真价实、不折不扣的以乡村为背景、以农民为主角的农村题材文学作品。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我文学创作实践的真实体现。
我虽然不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却是持续不断、一以贯之。多年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下乡,接触农村和农民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作为帮扶工作队一员并兼任队长,4年时间吃住在村,和农村、农民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对农村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切、更具体甚至是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受。4年时间,我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干部交流,和农民沟通,对农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出现的困惑和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并努力用文学的语言和艺术的形象真实地表达。
这部书首先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的现实。对于现在的农村,我的感情很复杂。这么多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乡村诗情画意,美不胜收,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有知识、有抱负、有能力的青年农民离开农村加入到城市创业行列中去了,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数量在下降。传统农耕文明正在为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耕作所取代。我驻村帮扶的大吕村过去是一个人口集中的小镇子,许多人会打铁,镇子上有一条专门打铁的街道,家家户户门口有一个土炉子,常年四季炉火通红,叮叮当当打铁之声不绝于耳。飞溅的铁花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和钢碳的味道,汗流浃背的铁匠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盯着通红的铁块,在一阵紧凑的重锤之后又是一阵细腻的轻敲慢打,一把结实轻巧的铁锨或镰刀就在手中诞生了。那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韵味。但现在,代代相传的手工艺甚至是生活技艺濒临消失。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怎么能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怎么能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和家乡就能有足够的收入,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这需要全社会去关注、思考和解决。
其次是这本书真实地展现了当今的农民形象。说实话,现在的农民和过去意义上的农民已经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概念。过去的农民人在农村、心也在农村,实实在在地在土地上耕作,靠土地收入生活,甚至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土地,视土地为生命。而现在的许多农民并不靠土地收入,而且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都是社会变革带来的结果。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关注在这个巨大转变中每个人命运的状态和走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呼吁政府和社会对农民给予最大的政策优惠,让农民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
这本书第三个特点是真实地反映了扶贫干部的帮扶过程。下乡驻村帮扶整整4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基层干部的用心用力、帮扶干部的真诚实在,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本书是我4年帮扶工作真情实感的真实记录。因为是亲身经历,讲的又是身边人、身边事,有悲有喜,真实具体,所以生动感人。书中既有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贫困户的真情沟通,也有设身处地、实实在在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具体帮扶;既有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寻找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也有对农村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全书不仅渗透着我们这些扶贫干部对贫困群众的真情厚意,也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既看到脱贫攻坚的成果,也感到乡村振兴的任重道远。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本书是我发自内心的真情之作,里边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但又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型,同时也是一个类型,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比现实中的本人又更具有典型性。写到贫困人口生活的窘迫和艰辛时,他仿佛就是我的亲人,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爷爷奶奶。我把几十年累积的情绪调动起来,有机地融合在这些人物身上,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比如《老梁想娶个小媳妇》这篇文章,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好多人看哭了,就是因为他是农村孤寡老人的代表。许多人由此理解了老人的孤独,还有人看过之后深受教育,主动给失伴的父母找个老伴,说明这篇文章有了作用,有了社会意义。
《扶贫纪事》只是我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不会是我文学创作的最高峰。至于以后的写作,我还是坚持写农村、写农民。用我手写我心。农村是我的根,是我的精神家园。书写农民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留一份乡愁是我的目标和追求。现在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在乡村度过,我要用手中的这支笔,继续书写农村和农民,把更多更好的农民形象,更真实的农村生活,更美好的乡愁展示给更多的读者。
“赵树理文学奖”获奖者创作谈 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