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阐释活动,读者看到的批评文本是由多种对话共同结构而成的。批评者须有强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展开深入而有效的对话。
批评主体的自我对话。阅读是对话的前提,作为批评者,阅读不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经验获得,激发不同的思考。面对一部与自身经验或知识结构有重合或相近的文本,批评主体的经验记忆会受到照亮、激活,批评对象其实提供了一个相互参照和反观的契机,阅读的过程也变成对以往经验和知识的唤醒、审视和清理。而面对一个陌生的经验文本,则是一种经验的增值和视野的开阔。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文本都具有充分的审美品质,阅读也并不总是满载而归。但无论如何,阅读的过程是批评主体的一个主动的、投入自身的过程,借助作品这个他者镜像,与自我的既有经验、知识、认知展开对话,并在相互激荡之中产生新的认知和主体性。
批评者与文本的对话。批评离不开文本,批评的对话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围绕文本涉及的主题,展开的精神交流。作品文本和批评文本可以视为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它们彼此独立,互为映照,相映成趣。当然,这种理想状态的达成,需要批评主体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这是对话的前提,也是批评的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来源。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是建立批评大厦的基础,也是赢得独立性的关键。批评者须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扩展个人的思想视野。
批评者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对话。对一部作品展开批评的过程,也是与已有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对话的过程。批评主体需要在一个比较视野中,确认批评对象在同题材或同类型作品中的创新性价值,需要判断其在文学史中的可能位置。批评的过程也是与既有的理论碰撞交融的过程,它有可能验证既有的文学理论,也有可能挑战既有的文学理论并引发理论的更迭。批评者须在历史、理论以及现实的多维结构中,展开客观、全面、理性的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