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可以说在上学之余手不释卷,但真正开始创作,是在考上大学中文系以后。也许是读的好书太多,近乡情更怯,我总觉得自己性格大大咧咧不够细腻,不容易写出好作品,于是每一篇文章都战战兢兢地写,殚精竭虑地改。也许是天道酬勤,在这样的过程中,长期大量写作让我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经验,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本丰木茂,文章之道”是清代诗人魏禧关于文学创作的观点,意思是只有根基扎实了,枝叶才会茂盛。在创作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本”丰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质量、有分量、有内容。具体表现在:
选材有激情
喜欢的事情才能长久。对我而言,遇到特别有激情的题材,才能克服写作过程中的种种枯燥和卡顿,坚持不懈地写下去。什么是特别有激情的题材呢?就是一听就让人心里一动,觉得特别有意思的那种。不管是经济的、爱情的、旅游的,只要自己有激情,出版能允许,就放开了写,作者的用心,读者能看得到。当然也有接到创作任务的时候,面对题材,要努力找到自己和它契合的热爱和感动之处,然后点燃自己心中的火焰,把情绪和观点融进每一行、每个字。只有自己燃烧,读者才能沉浸书中,感动、触发,读进去、读下去。
内容有设计
好的作品,谋篇布局一定要有设计感,在动笔之前,就要琢磨清楚这个作品怎么写最好、最有趣、最能吸引读者。比如在故事的编排中,首先要注意顺序的进入。我一般是选择最扣人心弦、最具悬念的片段作为开头,吸引读者的眼光。其次把素材重新编排,重新讲故事。编排标准是要高高地吊起人们的胃口,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慢慢讲,慢慢挤,每一次接近真相的时候给主人公挖个坑,每一次快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再设置一个困境,读者或观众读书看剧时总有代入感,只有让他们不知不觉变成主人公,他们才能跟着你的笔翱翔。最后是要努力创作到极致,实现种种不可能的事情,例如印度电影《平民窟的百万富翁》,题材平淡也要到极致,淡极始知花更艳,例如汪曾祺的“人间”系列等等。我有个经验,自己创作的剧上演的时候,我经常坐到影院或剧场里,看观众的反应,但凡大家拿起手机走神了,一定是设计不足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反复琢磨,不断改进,才能创作出真正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情绪有共鸣
文学艺术作品是要讲情的,要把读者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逃不过“共鸣”一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从古到今,人类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坚贞不屈的信仰、矢志不渝的爱情、舐犊情深的亲情等等,都是触动所有人泪点的情绪。很多人在谈到创作时都会谈到技巧,但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主题要表达的感情服务的。不是说要表达感情就完全放弃了技巧,而是技巧一定不能偏离了感情,必须服务于感情的表达,离开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是一部干巴巴的作品。能用技巧完美讲出故事、表达感情的,是作家,只能用技巧来讲完一个故事的,就是匠人。为什么我们写作前要采风,要实地调研,要体验?就是为了获得和笔下人物共通的感情,找到彼此能共鸣的那个点。善文本末技,情深自风流,情,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难解的题目、最甜蜜的纽带、最动人的故事。你能把情感讲好,你就能拥有全世界。
如何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呢?我的经验是,舍不得“虐”主人公不行,不把作品推到极致,不把感情推到极致,就没办法留给大家深刻的印象,更不能让大家产生灵魂的共鸣。比如余华的《活着》,富贵的一生,经历了命运种种苦难,但许多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或父辈人生的投射,如何能不感动不落泪?这种“虐”不是盲目设计,一定要根据主人公的性格来,让性格推着情节走。又如电视剧《潜伏》的结尾,让多少人意难平,可依照余则成的性格设定,他一定会选择这样的路,大家不会觉得突兀。只有这样的艺术创作,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是成功的文艺作品。
除以上三点之外,我还在日常生活和创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发现和琢磨事情的能力。比如分析一件事情时,找各种角度,最终找到一个奇妙的切入点来讲故事。又如找到稀有的史料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会让读者观众欣赏作品时有比较新鲜的体验,增加阅读的趣味。这需要大量的训练,小时候我是个埋头读书不爱说话的人,在从事创作之后变得特别爱交流,和写作对象三番五次地聊,每一个细节、每一处问题都要落实;甚至逛街、修鞋、买菜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和商家聊几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经验,在交流的时候经常会有特别的启发和观点,拿来为我所用,给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总之,本丰,才能木茂,只有写作之前和整个写作过程中不断地用心,才能写出唤起大家共鸣的、真正的好作品。
“赵树理文学奖”获奖者创作谈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