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寻踪

失败何以称“败北”

  梁文俊

  古往今来,两军作战,被打败的一方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原来“败北”之“北”,并不等于东西南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失败之所以称“败北”,需从汉字“北”说起。“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像是由两个侧立的“人”组成,构成二人背靠背之形,隶定为“北”。

  “北”的本义是背靠背,有乖违、违背的意思。《说文解字》:“北,乖也,从二人相背。”段玉裁注:“乖者戾也,此于其形得其义也。军奔曰北,其引申之义也,谓背而走也。”

  军队打了败仗逃跑的时候总是以背对着敌人,所以“北”引申指败、败逃。《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意思是:鲁国有人随着君主打仗,三次去三次败逃。孔子问他的原因,他回答说:“我有一个老父亲,我若是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战败溃逃为“败北”,而乘胜追击则为“逐北”,成语“追亡逐北”就是追击败逃的敌人。

  秦汉以后,“败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双音节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再后来,“败北”不仅指军事失败,还引申为办各种事情的失利。而在现代汉语中,“败北”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中失败。

  后来“北”被借用成为表示方位的字,与“南”相对,指北方,如《列子·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何以会被借用?一般认为古代宫室都是背北面南,因而以相背之“北”作为南北之“北”,同时又在“北”字的下面加个形旁“月(肉)”,造出一个分化字“背”(“北”成了声旁),表示背脊、背向的意思,而“背”的初文“北”就成为方位专用字了(在文言词语中“北”仍兼表败逃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太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印象~~~
心灵小品~~~
闾巷剪影~~~②
文化寻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都市新闻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经济新闻
   第08版:综合新闻
   第09版:中国新闻
   第10版:中国新闻
   第11版:关注疫情
   第12版:中国广角
   第13版:中国视点
   第14版:中国关注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娱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清真古寺
在太原的雪中舞蹈
无关新旧
太原地铁站名掌故
失败何以称“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