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浪中的散碎浪花

《晨光》 王晋华 作
  杜 辛

  这几天将小苏先生的随笔《漂·移》找出来读。没想到,一翻开竟丢不下来。

  “笔底世界小,书中乾坤大。”《漂·移》辑录了小苏自21世纪初十几年来写的23篇随笔,这些散文篇幅都不大,短的千余字,长的亦不足两万,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很方便。但想到作品出自一位重病在身,凭着“一指禅”在键盘上码字的作家之手,可谓弥足珍贵,打心底里生发出对作者的敬意来。

  小苏的作品有一半以上是写人的。故事的主人翁中,有与作者同病房的室友,有把作者领进编辑行当的老师,有原本快活做了老板又不快活的画师,有被人不待见却被作者尊为大才的同学,有作者亲身经历的黄山缆车里的“艳遇”,有作者发小男小林和女小林的商海沉浮,有在文联机关一辈子谨小慎微的职员,有插队时遇到的谜一般的粉坊老大,有晋西农村到京城做保姆的“二姑娘”……形形色色的人们,在《漂·移》中跃然纸上。

  书中还辑录了作者从小到大的一些趣闻轶事。如太原城鼎鼎大名《“铁楼”》的前世今生,《油条及其他》《“上面”的故事》与《飞翔永不再来》,有作者当编辑后头一次发稿故事的《贴“召”》,还有作者在北大的未名湖畔如饥似渴吸吮知识的《燕园望月》,从中得以窥见一位命运多舛、好学上进的文学青年的生长环境和成熟的轨迹。而最吸引我的,无疑是本书的语言,活泛,亲切,如同和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面对面地倾情交谈,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对待书中涉及的人物是平等的,面对这些《漂·移》的主体,恍惚间我生出幻觉,以为是相当数量同胞共有的经历。作者为作品集起名《漂·移》,在“漂”“移”之间加了一个分割的圆点。“漂”者,飘零,不稳定;“移”者,离开。真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可谓高度凝练地概括出本书的意蕴和主题思想。

  迁徙在物质层面是巨大而深刻的,在精神层面是刻骨铭心的。特别对于出自历史悠久、文明深厚的三晋大地的人们,乡土更加难以割舍又不得不去割舍。这种心灵深处的痛楚分明能从书中感受到,也是作者在书中几次提到的“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想起日本江户时代的俳句诗人小林一茶。他的作品真实反映了距今二三百年前江户时代日本社会急剧变化时底层人们的心声,倾注了对江户时代劳动者艰辛生活的同情。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近几百年后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信息时代的日本,还有许多人在传诵小林一茶的经典作品,在议论小林一茶的平民情怀。小苏的作品是否达到小林一茶的境界了呢?《漂·移》能像小林的作品那样传至久远吗?作为读者,我抱有深深的期盼。

  本书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格致文库》诸多佳作中的一本。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探求真理、追求事物原本规律的最高境界。出版者策划出版这一浩大文库,当然是想给当代立心、给时代留痕。因之,能被选入文库的随笔,当属随笔中的精品了。

  随笔当然不是文学中的大作,但如同“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一样,全民漂移的大变局的时代文学森林,不仅要有参天巨木、鸿篇巨制的支撑,也要有更多的灌木和烂漫花草的烘托。也许,《格致文库》《漂·移》这些“灌木”和“花草”的出版,给时代以细节的辑录和精致的描绘,才使人们在无垠的苍穹里对这个时代的思辨和回望更加深邃夺目吧,我想。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写到的,“我在十五年前就发生了漂移。起初无意识,因为漂移极其缓慢。参与欲念日渐消退,发生在还能参与的时候。回望过去的日子,看到我还非常积极过,或者还曾经风生水起,才觉悟到渐行渐远,在与接壤的地域完全断裂时,我听到了声音。”

  《漂·移》发出的声音,我真切地听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都市新闻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都市新闻
   第06版:开启新征程·喜迎党代会
   第07版:经济新闻
   第08版:社会新闻
   第09版:社会新闻
   第10版:热线新闻
   第11版:聚焦疫情防控
   第12版:综合新闻
   第13版:中国新闻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体山西
   第20版:体育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文娱新闻
   第24版:天龙品味
风雨得胜堡
大浪中的散碎浪花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