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可期

  田树苌

  释文:

  虹巢不盈丈,卧看西山村。云起随雨响,松停涛细闻。书尘一再拂,情到偶成文。开士来征字,新茶能见分。

  志刚早慧,打小就喜欢上书法篆刻并懂得去拜访名师耆宿。像当时颇具名望的高寿田、郭伯英、吴连城等先生。其时三老已届古稀,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居然就能找到老前辈门下,让先生们看他写的字,刻的章。以后又结识了张颔、徐文达、林鹏、王留鳌、邓明阁诸先生,隔三岔五拿上他的习作,趋前请益求教。志刚所崇仰的这些老师,大多也是我的前辈,所以我常跟志刚说,咱们都是学生辈,是师兄弟。

  志刚学习书法篆刻起点高,取资广,他擅诸体,而主攻篆籀简帛,兼及行草。其篆书以《说文》立基,远绍斯翁,二袁碑,汉碑额,新嘉量,祀三公与李阳冰,近取清际如邓石如,杨沂孙,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诸位大家。对于近几十年出土的夏商周时期的古文字资料,他也颇为关注,有些经典作品曾反复研习临摹,并运用于近些年的创作中。志刚的篆籀书法点画峻厚笃实,结字沉稳端庄,其书写时法度森严,顿挫分明,徐疾有致,沉着痛快,砉砉然如解牛之庖丁,爽爽然如舞剑之壮士。他的作品威而不猛,刚而不僵,重而不浊,润而不滑,丰而不腴,涩而不滞,劲健英勇,风神超迈。更可贵者,志刚熔篆籀、汉隶、简帛为一炉的“志刚新体”,正在从探索逐渐趋于成熟。

  有一段时期我对志刚的草书也十分看好。他身上具有写草书的潜质,豪爽有侠肝义胆,时不时还带有一点儿疯劲儿,后来草书进展不大,或许是自觉精力有限,顾此又会失彼,也是一个缺憾。

  篆刻是志刚的强项。少年时对篆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石头上刻着玩。涉事既久,志刚系统地自周秦古玺封泥,两汉官印私印,宋元花押朱文,明清流派,直至近现代诸大家,认真研读,勤奋摹刻,获益多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志刚拜上海篆刻大家徐正濂为师,志刚得其亲炙,艺事大进。加之与全国众多印友砥砺切磋,眼界更加开阔,艺术更趋专精,而今已然成为吾晋篆刻执牛耳者。

  受家庭熏陶,志刚阅读多偏重能洞悉世界,启迪人生,富含哲理的文史类书籍。他亦借机拜访名家高士,结缘同道朋友,登名山大川揽胜,踏文物古迹寻幽,更醉心于造访碑碣、造像、摩崖等经典书法遗存。志刚雅好收藏,侧重于文房,其各类名砚、印章章料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稀世珍品。一有闲暇,志刚就会阅读典籍,做读书笔记,或展纸创作,或奏刀治印,或摩挲砚台章石,或侍弄花草虫鱼。有时候也会集中精力,搞一些大部头作品。去年他用小篆抄录马一浮《论古今一百位书家绝句》,六尺对开,横式书写,总长近60米,首尾相顾,一气呵成,是可作为后来习篆者的范本,也是当代篆书作品之鸿篇巨制。

  匆匆间志刚将届花甲。在书画篆刻这一行,那还只是个青壮年,是后生辈,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用王学仲先生的话来说,王志刚的艺术“中岁如此,晚年可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都市新闻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都市新闻
   第06版:开启新征程·喜迎党代会
   第07版:经济新闻
   第08版:社会新闻
   第09版:社会新闻
   第10版:热线新闻
   第11版:聚焦疫情防控
   第12版:综合新闻
   第13版:中国新闻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文体山西
   第20版:体育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文娱新闻
   第24版:天龙品味
风雨得胜堡
大浪中的散碎浪花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