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面粉,与美味面包,在一双巧手下产生因果,每一位品尝者嘴角含笑、幸福满满。郝树文技术精湛,在第二届太原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烘焙项目第一名。
郝树文今年28岁,老家在平遥农村,17岁来到太原打工。谈及当初学习面点及烘焙的初衷,他笑了,“民以食为天,学一门关于美食的手艺,走到哪儿都有饭吃。”
起初常常碰壁,不是面团发不起来,就是做出后偏硬或烤糊。看着身边师傅们从配料、搅拌、发酵、整型至烘烤完成,整个过程游刃有余,他羡慕极了,一遍遍地观看、琢磨,反复练习,再请教师傅们指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刚开始那几年,他中午不回家,晚上加班到深夜,脑子和双手就围绕着三个字忙不停——做面包。
琢磨每次揉面团的力度和时间,琢磨如何控制发酵时间、烤炉温度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孜孜不倦助力他迈上更高台阶,他做的面包获得诸多好评。
报名参加第二届太原市职业技能大赛后,他开始了艰苦的赛前练习。从面粉、酵母、水开始,各种配方每天都如过电影般在脑海中闪现,熟记不同面团的搅拌时间、发酵程度、烘烤温度等,并不断在实际操作中调整与精进,让做面包成为肌肉记忆,连晚上做梦都是在做面包。
根据抽签,他参加最后一天的比赛。但他每天都去现场观看,尽可能多熟悉赛场,多了解选手,提醒自己避免选手出的错,晚上再改进自己的作品。他坦言,“比赛就是用技术和作品说话,如果好结果需要100分,那咱就准备200分甚至300分的努力。”
如今,提起郝师傅,山西天星海外海餐饮有限公司的同事和学徒们都竖起大拇指,“他与面团亲密相处十多年,但每次制作面包,还是会全神贯注好几个小时。”“他的制作技术娴熟无比,好像和面包已形成默契,看到面团,就知道还需要等待几分钟;看到面包烘焙过程出现异常,立刻就知道原因。”
面包有灵魂,匠人自谦恭。在各种赛事中脱颖而出,这名“90后”并未止步,他将自己归零,以空杯心态重新出发。“既然干就干出点样子,为山西烘焙业增光添彩。”
在郝树文的手中,一团面拥有无限可能。在他看来,烘焙是一件充满魔力的事情,也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更是需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你的技术与用心,面包会呈现出来,客人能感受到。”他埋头忙乎着。下一个软乎乎、香喷喷的面包,呼之欲出。
记者 李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