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结善缘

吴国荣
  早听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这两句古话,当时不甚了解,只把它作为装饰门面的用语。直到岁月蹉跎、历事练心之后,才慢慢对它有了较深的切身体会。

  河水、湖水和海水都有水生物,也能形成生物链,从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藻和微生物。这里说的“水至清”的水,可能就是类似于纯清之水,既无营养,又无微生物,当然,这就不可能形成生物链,因此,就不会有鱼。那么“人至察”的“察”,则是苛刻和刚愎的意思,所以就很难和人打交道。在人世间,也就不容易结交善缘,就很少有人能一路同行。这句古语中的两个“至”,都是极端和绝决的意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干什么事都有个度的问题,物极必反,超过了这个度便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如果不能发心的存善、容人和交谊,那自己就是孤家寡人,就谈不到家庭幸福、个人成就和事业发展。

  每个人和周围的人形成了一个社会体系,由于角色的不同、生长环境的不同和文化修养的不同,于是,便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有的人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有的人长处和短处都很平实。有的人行事比较全面一些,有的人个性比较突出。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一个人要一分为二,不能感觉和自己兴趣相投,就爱屋及乌而物以类聚;和自己性格不同就“因噎废食”则人以群分。有时要识别一个人还需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说,认识事物,必须细心地观察、全面地了解才能获得“真面目”。毕竟人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事物。因此,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需要长期的、历史的观察,在动态中、变化中了解。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的、准确的、全面的结论。

  容人、交谊的主体首先是自己。认识一个人很容易,但要把握好正确的认识观则更重要。认识观就是“三观”,“三观”不正,山摇地动。有的人缺乏辩证思维,那么就不可能条分缕析地看待事物。有的人是非观念不清,那么就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有的人“钢多气少”,很容易盛气凌人。也有“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但这些人是靠长期的修养方能企及的,他是经过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识无数人的历练才赢得的。我们大多数凡夫俗子是靠“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履仁蹈义,来容人、交人的。

  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容人,兼容并蓄,“汇通天下”。兼容就能充实思想,兼容就能优化思维,兼容就能集结力量,兼容就能增强信心。要兼容,首先要包容每个人的性格。性格是一个人的文化体现,包容个性就是包容文化。其次,要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产物,根深蒂固,要想让其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只能在实践中加以引导,才能使其见善思迁。更要包容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排除殊途同归。而且异奇离俗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破局和创新,只要把握得当,扬长避短,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包容可以家和万事兴,包容可以朋友遍天下,包容可以事业有大成。

  要做到大度兼容,就要襟怀高远,格局宽阔,要有“春风大雅能容物”的境界。这样,视野里就都是美好的事物,就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其实,“和而不同”的君子处世之道,应该就是现实生活中你、我、他的善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要闻快报
   第03版: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第04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5版:热线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第08版:专题
   第10版:中国新闻
   第11版:文体新闻
   第12版:文化新闻
   第13版:成长课堂·关注
   第14版:天龙收藏
   第15版:天龙品味
   第16版:天龙人物
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之科学技术的革命(二)
广结善缘
父亲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