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治违规竞赛 家长须转变心态

刘天放
  1月2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提醒》称,有人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比如,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线上举办“希望数学”违规竞赛消息。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相关机构已发布没有参与举办违规竞赛的声明。

  实际上,近年来教育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布类似通报,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遗憾的是,各种诱导之下,家长依然对此乐此不疲。

  必须承认,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学科竞赛,原因显而易见,除了部分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或特长外,更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学科竞赛,主要是觉得竞赛获奖不仅有面子,还有可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以借此让孩子进入理想的名校,这当然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产生的功利心态在作怪。

  此外,违规竞赛的组织者利用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编造大量吸睛竞赛名头,大肆宣传其“可信度”,未经官方许可,就吹嘘竞赛的权威性、含金量,宣传竞赛能“加分”等。去年3月,教育部发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对竞赛做出了明确澄清和规定。只要参阅,就不难识破诡计。

  不过,违规竞赛还是“换个马甲”或套路,时不时“重现江湖”,继续误导家长和学生。对此,监管执法部门必须积极有为,针对违规竞赛,继续畅通举报渠道,让违规培训无所遁形。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只要发现有人组织违规竞赛,必须“露头就打”,如此才能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当然,要想彻底铲除违规竞赛的生存土壤,还必须在“治本”上持续发力,其中,家长的角色最重要,因为只要家长充分认识到违规竞赛的危害,违规竞赛就将成“无本之木”。所以,家长必须改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侥幸心理。可见,根治违规竞赛,家长必须转变心态,由此才能自觉抵制违规竞赛,让组织者无计可施,使违规竞赛不再成“顽疾”。

  投稿邮箱:tywbplb@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要闻快报
   第05版:热线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经济新闻
   第08版:中国新闻
   第09版:中国广角
   第10版:中国视点
   第11版:中国视点
   第12版:中国关注
   第13版:中国广角
   第14版:中国纪录
   第15版:国际新闻
   第16版:国际观察
   第17版:国际广角
   第18版:文娱新闻
   第19版:文娱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根治违规竞赛 家长须转变心态
向节日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保卫“舌尖安全”应发挥共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