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是心慌 别大意

  “医生,最近我总感觉心慌、气短、烦躁,到底是什么问题?”38岁的郭先生着急地询问着。原来,郭先生因工作原因经常加班熬夜,第二天还得喝杯浓咖啡提神。3月31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付志华表示,人们常说的心慌,就是心悸。当心悸发生时,会出现心跳增快、心跳减慢、心跳不齐等心律失常,或是心跳不快不慢但强而有力的情况。如果心悸频繁发生,就要引起警惕,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正常成年人的心跳为每分钟60次至100次,节律是规整的,规律的心跳通常不被我们所感知。”付志华说,“而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有心悸。”

  心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其中,生理性心悸多发生在,如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酒、喝浓茶或浓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药效期内。病理性心悸发生,多为心肌收缩力增强包括心脏疾病、甲亢、发热、缺氧等情况。此外,各种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引起心悸的原因,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情况,而且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有时也可表现为发作性心悸。

  “除了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常常表现为心悸,多见于青年或更年期女性,常伴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等神经衰弱的表现,且容易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付志华提醒,心悸也可能是一些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惊恐发作、焦虑障碍以及抑郁等。当发生心悸时,患者需要数数自己的脉搏,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心跳快或者慢、或心跳不齐的情况,心悸持续不缓解,或缓解后反复发作,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当合并头晕、黑曚、摔倒或严重胸痛、呼吸困难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心悸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付志华提醒,心悸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少生气,调节情志,防止情绪过激,避免惊恐刺激及焦虑等;注意休息,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上,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心肌代谢,防止发生低钾血症,少进食肥、咸、辣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浓咖啡等;病情轻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宜,避免剧烈活动。

  记者 刘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社区
   第06版:服务
   第07版:警法
   第08版:创城
   第09版:健康
   第10版:广角
   第11版:关注
   第12版:世界
   第13版:文娱
   第14版:体育
   第15版:美丽校园
   第16版:天龙·品味
轻微财损交通事故可视频快处
常闭式防火门平时别乱开
公交“车医生”保障祭扫出行
总是心慌 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