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来,看一波“美丽楼道”

上庄街1号院10号楼31层的楼道彩绘

泰安2号院楼道的主题装饰

万科紫郡小区的楼道大厅

和平南路192号院A座的楼道

  小区楼道,是居民每天出入的必经之处。经过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一些居民楼里平淡无奇的楼道,变得温馨又漂亮,成了开门可见的“风景”。记者带您走进几处小区,看一波“美丽楼道”。

  浓郁“艺术范”

  “哇塞,画得真漂亮!”3月9日,市民陈旭然到上庄街1号院看望好友,被楼道里的彩绘墙惊艳到了。他走进10号楼,乘电梯来到31层。电梯门开启,他立刻看到“热带雨林”墙绘,满眼皆绿意。

  小区位于西中环路的上庄街口,建于2013年,有12栋楼。原先的楼道,墙面上贴了不少小广告,墙皮也有脱落。住在31层的李雪,是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她每天出门,觉得楼道没有一点美感,挺影响心情。李雪找到东社社区网格员孟雅洁,表达想用画笔,扮靓家门口楼道的想法。“这是好事,支持!”网格员帮忙,扫去墙面的灰尘,让她尽情发挥。

  接连几天,李雪只要有空,就端个颜料盘,手持画笔,在墙壁上认真勾勒。逐渐,光秃秃的墙面成了一幅画:葱茏的树叶、婀娜的藤蔓,将整个楼道空间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奇妙角落。同一层的邻居们啧啧称赞:“赏心悦目,好有艺术感。每天看几眼,心情特愉悦。”

  其他居民见了,也很羡慕,纷纷效仿。有人在楼道画了卡通图案,也有人画了自然风光。虽然大部分人没受过专业训练,但“画作”不失美感,成为一处处点缀楼道的微景观。

  孟雅洁说,楼道漂亮了,人们的习惯也明显改变。有人主动打扫楼道,维护好环境。也有人自觉搬走楼道杂物,还提醒家人:“咱可别乱摆东西,会破坏‘画风’。”

  充满“文化味”

  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邻里和谐的美德故事、廉洁自律的引导宣传……走进泰安2号院的楼道,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该小区位于彭西四巷,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5栋楼、17个单元。经过千峰北路社区的打造,每栋楼的楼道都很漂亮,各有特色。在2号楼1单元,楼道内以“廉”为主题,墙面彩绘了莲花图案,寓意清廉如莲,充满阳光积极的正能量。2单元,以剪纸为主题,流畅的线条、精巧的镂空,将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绽放出别样魅力。3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用一幅幅书画作品装扮,将家风、家训美德融入日常出行的视线中。每个单元的楼道里,都设置了扶手及转角折叠椅。老年人上下楼,中途能休息,也更加安全。“没想到,老小区的楼道也能这么美。”家里来了客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环境美了,居民的言行举止也悄然发生变化。每周五,很多居民会自发参与社区组织的“靓丽星期五”环境治理活动。平时,大家不再“只扫门前雪”,看到楼道贴了小广告或摆了杂物,会主动清理。

  另外,社区成立了楼栋自治骨干队伍,引领居民积极参与楼道文化建设,让楼道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展示的阵地。目前,在社区的引导下,小区推选出51名“社区好帮手”,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居民们主动遵守楼道公约,互帮互助的情谊,让居住氛围越来越温馨、融洽。

  “走进楼道,看到焕然一新的环境,感觉好幸福。”居民陈轩由衷地说。

  温馨“居家风”

  墙边,摆着舒适的中式桌椅,随时能休息;墙上,挂着装饰画、中国结,氛围很温馨。经过精心布置和装扮,楼道大厅变成了“第二客厅”。居民一进来,就像回到了自己家。

  位于新晋祠路91号的万科紫郡小区,建于2018年,有8栋楼。走进4号楼1单元,映入眼帘的是以浅灰色为主的楼道大厅。这处公共空间,温馨又亮堂。“为了扮靓楼道,大伙动了不少脑筋。”纺织街社区网格员高雅说,最初楼道大厅里空荡荡,社区和物业想把这个区域利用起来。居民们集思广益,出了不少好点子。

  有人建议,老年人不咋看手机,获取信息不及时。在这里设个公告栏,有新消息贴在上面,进出就能看到。还有人提出,邻里在大厅遇见,常会站着聊几句。有时手里拎着沉甸甸的东西,没地方放。添几把椅子,会很方便。大家的想法都挺好,物业马上照办,设了公告栏,摆了椅子和置物桌。还做了一面照片墙,用来展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精彩瞬间。

  “小区环境好,楼道也漂亮,出门的心情都能好上几分。”天冷时,一些老人将饭后闲聊的地点,从室外挪到了楼道大厅,“这里宽敞又明亮,坐着聊聊天,很舒服。”

  淡雅“小清新”

  和平南路192号院是建成30多年的老小区。经过沙沟社区、物业、居民的共同打造,楼道环境大变样。

  记者走进A座1单元的楼道,第一印象是清爽、亮堂。楼道并不宽,但墙面贴了雪白的瓷砖后,视觉上敞亮多了。墙上,设有简约、实用的公告栏,还有“共建和谐社区,共享美好家园”的宣传Logo,起到装饰的作用,也增添了实用性。

  “原先,墙面斑驳、角落杂乱,甚至楼道灯也总有故障。楼道停满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走路都得侧着身。这样的环境,总被居民吐槽。”网格员张桂娜说,后来,社区、物业对墙面重新粉刷,贴了墙砖。脚下铺了地砖,顶上装了声控灯。而且,经过持续宣传,乱停车、乱堆杂物的现象逐渐减少。

  76岁的李雪梅发现,环境明显改善后,楼道变热闹了。以前乱糟糟的,没人愿意久留。现在,物业保洁一天打扫两次,楼道从早到晚都很整洁。孩子们常在楼道里玩耍,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她也养成了新习惯:每天拿抹布擦一遍扶手,方便像她一样的老年人上下楼,“楼道美了,咱得一起爱护它。出门进门,心里也亮堂!”

  这些楼道,各有各的美。干净、温馨的环境,令人舒心,也拉近了邻里关系。随着基层治理的不断深入,在小区里,正在涌现出更多的楼道风景。

  记者 李涛 文/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热点
   第06版:警法
   第07版:社区
   第08版:消费
   第09版:综合
   第10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1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2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3版:文娱
   第14版:体育
   第15版:天龙·情感
   第16版:天龙·文苑
来,看一波“美丽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