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警惕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

  3月5日,山西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公众平台发布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房地产领域的非法集资表现形式主要有5类。

  以房地产开发建设形式非法集资。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中介机构相互串通,以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名义,有的甚至虚构房地产开发项目,通过承诺给予高额回报、以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以违规预售房屋形式非法集资。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甚至整个项目都还没有开发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预售或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违规代理销售,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团购优惠、认筹借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以分割拆零销售、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等形式非法集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或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代理销售中,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销售房产份额、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等方式,承诺高额回报,诱导销售房地产,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房地产金融业务非法集资。未取得金融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房屋租赁机构等利用互联网违规从事金融业务,或与网络借贷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金融业务,通过“众筹买房”“首付贷”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以受托代理等名义开展非法集资。房地产中介(经纪)机构以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委托售卖为由,以认筹认购等名义,承诺给付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记者 梁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热点
   第06版:警法
   第07版:社区
   第08版:消费
   第09版:综合
   第10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1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2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3版:文娱
   第14版:体育
   第15版:天龙·情感
   第16版:天龙·文苑
电动自行车“换新”热起来了
租房别大意 合同要签好
警惕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