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
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要落实“111”“1331”“136”创新工程,努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新基建、新材料、新装备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转型发展配套的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创新平台,加速研发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形成“规模效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加大投入和补助力度,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鼓励企业在我市优势领域和重点行业进行技术攻关,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促进“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利用战略网络开展自主合作,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创新主体的能力最大化促进产生跨学科、跨行业的创新成果。依托现有双创载体,推动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构建集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为一体的孵化体系。通过各大创新平台的协同发力为太原打造创新高地提供最前沿的科技供给。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大意义。优化调整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实行“赛马制”“悬赏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实行创新导向、结果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要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牵引作用,用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事业单位技术专利化及引进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等活动。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对于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探索实行年薪制、项目工资、股权、分红等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充分激发创新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形成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营、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保护体系,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戒力度,净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机制,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创新企业需求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开发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利用天使基金、创投、风投等融资工具,实现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太原打造创新高地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厚植人才第一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强化党管人才格局,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创新能力、贡献、质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实施开放多元的人才引进政策,靶向引进培育一批转型发展所需的“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和高端团队,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畅通引才“绿色通道”,编制紧缺人才目录,进一步提升招才引智精准性。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与驻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培养试点,利用“并州英才”“晋阳工匠”等人才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优秀创新人才成长孵化器。完善高端人才工作、科研、交流政策,在户籍、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做好配套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通过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把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太原打造创新高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创新文化体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于凝聚创新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在全社会形成千帆竞发之势具有激励作用。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自信,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强化价值引领,激励广大科研和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苦练本领、钻研技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增强自己作为高技能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科学的科技评价机制,营造鼓励创新、抑制浮躁的科研氛围,修正功利化、指标化的科技价值体系,弱化指标驱动,强化兴趣和责任感驱动,鼓励批判和怀疑精神、创造和探索精神,促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创新工作具有高风险性,要打破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结果论英雄的思维惯性,对有原因的科研失败给予宽容、理解和保护,鼓励科技工作者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营造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将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培育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推进科学普及工作,营造创新舆论环境,鼓励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高度尊崇,对创新创业高度尊重,形成尊崇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让先进的创新文化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为太原打造创新高地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太原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