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之味

晋式三蒸

酱梅肉
  格 格

  相对于其他烹饪方式,蒸制更能保持食物的营养和原汁原味。山西民间宴席,多用蒸法制菜,其中以粉蒸肉、小酥肉和酱梅肉为代表,并称“晋式三蒸”。

  粉蒸肉

  粉蒸肉是“晋式三蒸”中起源最早的山西菜,可谓“三晋第一蒸”。《周语》记,周定王设宴,晋襄公任相礼,以“肴蒸”款待士会。山西民间继承了这种“宴礼”,改为加米与肉相蒸,成粉蒸肉,传承至今。

  晋菜中还有一道荷叶粉蒸肉。民间传说关羽马前步将周仓,疾步如飞,常常来不及吃饭,曾用荷叶包了蒸肉边走边吃,味道鲜美可口。加以夏秋之际,晋祠荷叶连天碧,遂创制成荷叶粉蒸肉,成为并州夏令美食。

  在忻州定襄一带,粉蒸肉要加入土豆泥和面粉相制,甚是独特,是当地过去“九簋八盘”宴席的主打菜品。

  小酥肉

  小酥肉是山西著名的“十大碗”之一,是“晋式三蒸”中的第二蒸。《名食掌故》记,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封其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府内厨师知赵王有喜食烤肉之习惯,就选用上好猪肉先煮再蒸后炸,配大葱、面酱佐食,深得赞赏。因加入紫苏调料,俗称“紫苏肉”。后传入民间,晋中一代唤作“香酥肉”,晋南地区宴席则称为“小酥肉”,做法略有变化,将五花肉切小片,拌淀粉鸡蛋糊腌制,然后用油炸至金黄色,与炒好的木耳、玉兰片混合,放入蒸锅蒸制而成。

  在太原,创新有王家小酥肉酸菜鱼唇菜。据传灵石晋商王谦曾参加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清宫“千叟宴”,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和鱼唇菜一道。王谦回乡后,命家人将鱼唇配以山西小酥肉、酸菜烹制,味道极美,成为王家家宴的头菜。小酥肉在运城一代民间宴席多用羊肉制作。在长治地区,创新为酥肉芥末粉丝汤。

  小酥肉的特点是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腻。吃起来不仅味美汤鲜,而且营养丰富。

  酱梅肉

  酱梅肉是“晋式三蒸”中的第三蒸。选用五花肉和酱豆腐汁相蒸,既去腥又提鲜,因此命名为“酱梅肉”。其肉质嫣红粉嫩,口味香烂醇厚,是招待贵宾的特色菜品。大同民间宴席有杏梅肉,用杏干与肉相蒸,制法略同。

  相传,晋商常家的创业始祖常威,教孙读书时,发现这些读书郎嫌腻,常将菜中白肉挑出。一次有人送来一罐酱豆腐,常威将白肉蘸酱豆腐吃,顿觉咸香不腻了。于是他叫厨房制作肉时加酱豆腐相蒸,取名“酱梅肉”,夹在馍里吃。久而久之,酱梅肉在晋中一带传播开来,进入“八碗八碟”宴席当中。

  酱梅肉在太原得到改良,配以荷叶饼、葱丝、黄瓜丝等,咬下去,肥肉滑,精肉韧,饼香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晋之味~~~
晋民俗~~~
~~~刘汉俊
~~~李广洁
晋人物~~~
红色记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晋韵
晋式三蒸
晋阳风火流星
民族融合大舞台
毁屏障北门洞开
令狐楚笔镇三军
孤胆英雄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