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人物

令狐楚笔镇三军

  孙 琨

  白居易有一首诗:“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谢朓是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南朝著名诗人。这首诗称颂可以与谢朓比文、与韩信比武的将相诗人,是中晚唐诗人令狐楚。令狐楚在自己所作《盘鉴图铭记》一文中,文末题署“太原令狐楚”,说他是地地道道的太原人。

  令狐楚在唐代仕途生涯曾经官至宰相,在文辞诗词方面,饮誉文坛。大诗人元稹,称令狐楚“一代文宗”。唐代诗坛“鬼才”李商隐,追随令狐楚多年,为其幕佐,深得令狐“四六骈”技法真传,曾作《谢书》一诗奉令狐楚,由衷表达感激之情。令狐楚的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

  《旧唐书》说令狐楚“童时已学属文”,《唐才子传》说令狐楚“五岁能文章”,地方志说他“才思俊丽”。说明令狐楚童年就异常聪慧。长大以后的令狐楚在唐贞元七年(791)二十五岁时考中进士。当时接连几位担任河东节度使的官员都尊重令狐楚的才华和品行,召引他在幕府任职。

  令狐楚到了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当时的节度使是严绶,在太原任上干了九年,对唐王朝忠心耿耿,尽命职守。严绶镇太原的后几年,对朝廷的文件大部分由令狐楚起草。在严绶麾下,令狐楚如鱼得水、大展才华,很快从书记、掌书记,晋升为节度判官。在朝廷中枢,唐德宗虽不认识令狐楚,但对于令狐楚的文采非常熟悉和欣赏,多次给予嘉誉。

  严绶因其政绩而升迁太傅,郑儋接任。郑儋对令狐楚之信任与严绶一样,许多要务,多委托令狐楚实施。郑儋在河东节度使这个重要位置上干了近四年,忽然得了疾病,暴病而亡。当时节度使手下的官兵,几乎成为节度使的私人武装。郑儋的后事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河东军中便发生将士哗变。深更夜半,十数名哗变将士,乘铁骑风行而至。他们一手持兵器、一手举着火把,将令狐楚团团围紧,以刀刃相逼,胁迫令狐楚到军营门口,威逼他起草郑儋的“遗表”,准备借这个“遗表”生事肇乱。令狐楚面对这些在战场上将生死置之度外、此时变得凶神恶煞的将士,冷眼看着环围着自己的刀剑,神色如同平常一样,没有丝毫的惊慌恐惧,提起笔来,在将士们备好的纸上一挥而就,“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见《旧唐书·令狐楚传》)。

  令狐楚所撰“遗表”上写了什么内容,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面对刀枪,将内容给愤怒的将士慢慢读来,使哗变将士“无不感泣”。一场军事动乱,甚或是一场军事叛乱解决于无声无息之中。令狐楚所起草的“遗表”,应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哗乱之军安抚于军营之中,“军情乃安”,使郑儋去世后的河东将士俯首帖耳听命于朝廷。令狐楚面对危局毫不慌乱,其胆魄、智慧、文才在这场危机处理中显现了出来。

  郑儋去世,“凡河东军之士,与太原之民吏,及旁九郡百邑之鳏寡,外夷狄之统于府者,闻公之薨,皆哭曰:‘吾其如何’”。说明郑儋在河东节度使任上,百姓和周围游牧民族对他的治理能力是认可的,在他去世后,对于河东地区以后的发展是充满怀疑和迷茫的。“天子为之不能临朝者三日”,足见朝廷对于河东节度使这个位置的重视,一旦发生动乱,对唐王朝将是灾难性的打击。令狐楚当时38岁,一个文弱书生,以一支笔平息了足以引起朝廷震荡的动乱,在唐代诗人中,应该是独一位了。

  凭借一篇文章令军中将士们信服于他,制止了兵变的发生,无形中平息了一场灾祸。一夜之间,令狐楚名闻朝野,史称“声名益重”。在人才济济的太原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让白居易称赞“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的将相诗人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晋之味~~~
晋民俗~~~
~~~刘汉俊
~~~李广洁
晋人物~~~
红色记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晋韵
晋式三蒸
晋阳风火流星
民族融合大舞台
毁屏障北门洞开
令狐楚笔镇三军
孤胆英雄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