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族融合大舞台

刘汉俊
  位置决定成就。今天的山西,形状像一片树叶,飘落在黄河之东、太行之西、华北的西南部,据京津冀西大门之要;直达中原腹地,紧邻关中平原、蒙古草原;商路辐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整个西北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往北直通俄蒙,向西通过西域连接中亚。山西是连通中国腹地与边疆、中原与华北、中国与异域的枢纽。

  三晋大地曾是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对抗的前沿阵地。无论归属地、管辖权、统治者怎么变化,三晋大地地不迁、位不移,一直是北方地区多民族聚居地、杂居地、争夺地,是大战场、大舞台、大杂院、大通道。晋地、晋人与晋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往源远流长、情感千丝万缕,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冲突常在分分钟,融合却是漫漫路。

  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上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出现过四次大融合。

  第一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封的晋国在尊崇周王室和周文化的同时,一方面顶住北部少数民族势力的南下扩张,一方面采取“和戎”政策,与戎狄长期和平相处,为中原王朝稳定了西北边疆。赵国的“胡服骑射”,晋国的“尊王攘夷”,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融合期前后约500年。

  第二次是在两汉时期,西汉、东汉先后对北部、西部、东部的东胡、匈奴、鲜卑等采取“边打边和”的政策,征伐为主,招安其次,既和亲,又开战,稳定是目标,强力统治是手段。南匈奴迁居内地,鲜卑定居河东,走向汉化,融合期前后约400年。

  第三次是在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匈奴等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北魏孝文帝实行平城改革,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政权运作、经济政策、社会管理汉制汉化,儒、释、道“三教合一”共生共荣,融合期前后约170年。

  第四次是在宋辽金元明清时期,来自东北和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驰骋中原、入主华夏皇宫,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两宋前后18个皇帝、立朝320年,全是跟少数民族兄弟交战;大明王朝的两头,也是少数民族政权。边打边融合,跨越多个朝代,持续上千年。

  明清时期的山西是蒙古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织地、接合部,商路从这里出发,经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通往中亚、北亚、俄罗斯及东欧,形成或汇入欧亚草原丝绸之路,其中的主要通道,一是从太原经雁门关到达大同边镇,取道辽东方向;一是从太原经杀虎口到达西北边镇,再通往蒙古方向。商贸通道也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冲突地带、融合地带。官军远征,商队紧随,边关要塞与重镇大营之间的马帮驼队如织,大到军用装备粮秣,小到日用物品、私信传递,助国家以力。交战交锋之后,必有交流交融。战事一旦平息,晋商们又为敌对双方恢复重建提供物资运输,享和平的红利。边防与边贸,给了晋商更大的商机和舞台。

  一段时期,晋商作用突出,是融合的搅拌器、文化的黏合剂。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民族融合一直是主题之一,而山西正是发生这些融合演变的主要区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辐射面积最广的民族大熔炉。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很长时间以来,山西一直是中原王朝、华夏民族的天然屏障,在山西以北、山西以西,筑起两道漫长的保护带。自然经济条件下,高原、荒漠、草原、戈壁匮乏的生活资源、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的游牧民族不得不为生存而战,各部族争抢牧场、水源、粮食、马匹等,使得来自更北方的东欧、中亚势力不敢轻易涉足。往西,是更加恶劣的自然地带,属于黄色人种的匈奴部落发展成匈奴帝国,阻断了西方东扩。这两道屏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作用。

  山西,一直站在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交流融合的前沿,也是中原文化、华夏文明、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保护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晋之味~~~
晋民俗~~~
~~~刘汉俊
~~~李广洁
晋人物~~~
红色记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国际新闻
   第08版:晋韵
晋式三蒸
晋阳风火流星
民族融合大舞台
毁屏障北门洞开
令狐楚笔镇三军
孤胆英雄智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