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晋源古城(即太原古县城)每年正月与七月闹红火时,城外邻村及城内各巷的人聚集到大街上,观看巡游的各种社火表演。只要耍风火流星的一出场,拥挤的场面就打开了。只见火流星迎风飞舞,火花四溅,人们怕火星落在身上,就向后躲闪。
上述情形是几十年前的一点记忆,现在晋源古城的风火流星已成为一项广受人们喜欢的民间社火表演技艺。2008年,“晋阳风火流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火流星,晋源人叫火流星,是用一条一米多长的绳索,两头各系一个拳头大的铁丝笼,内置点燃的碎木炭,用手臂不停地舞动。笼中木炭借助舞动产生的风越烧越旺,火星四溅,啪啪作响,似火龙飞舞,煞是好看。如多人一起表演,犹如龙飞凤舞,再加之有多种花样,每到精彩之时,会博得观众声声喝彩,那真叫个热闹非凡。
晋阳风火流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为清末晋源东街人韩荣华开创。据说他当时是太原县城中的形意拳名师,受武术中的流星锤与杂技中的水流星的启示,开创了融武术与杂技为一体的风火流星这项表演技艺。因就近习传,现在风火流星表演者也主要是晋源东街人。
风火流星开创者韩荣华的后人韩金牛,继承了上辈爱好武术的传统与表演风火流星的技艺。东街人贾天仓,多年不断钻研风火流星表演技艺,自创出“东海日出”“小媳妇搬磨”“嫦娥奔月”“金龙盘柱”等多种高难度表演及“左右开弓”“嘴咬舞动”等技法,将风火流星这项表演技艺发扬光大。
如今,风火流星这项技艺得到改进,绳索两头飞舞的木炭火,改为更为安全环保的电子闪光球,方便表演与健身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