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岗”,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新思路

  近期,“妈妈岗”就业模式引发了热议。何为“妈妈岗”?就是面向劳动年龄内,家中孩子在12周岁以下的妈妈们,开发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岗位,让妇女带娃、上班两不误。这个办法出现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

  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对于育龄妇女来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绕过的难题。如果一个家庭考虑有一方主要负责育儿,那么,做出牺牲和妥协的大概率是妈妈。因为传统的家庭分工理念仍然有着很强大的惯性,客观上,哺乳期和低幼期孩子更难离开妈妈。还有一些政策原因,比如有些地方和单位只给予女性产假和育儿假。选择退出职场的一方,面对的是工作能力的退步和职业发展的停滞。

  同时,对于用工单位来说,女职工生育带来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完全不在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以抬高女性就业门槛、拒绝育龄女性的方式应对,不仅不合法,而且事实上也很难完全避开。因此,政府有责任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将不同的目标整合起来,“妈妈岗”的方案就是一个不错的解题思路,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兼顾了家庭、女性和企业的需要。

  从宏观层面上说,“妈妈岗”是为了落实国家的积极生育政策,满足妇女就业、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用工需求,由政府鼓励引导、企业等用工主体开发设置。从法律层面上说,劳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包括弹性工作、不强行安排加班、工作时间因照料儿童需要可以请假等相关内容。从环境层面上说,鼓励创造生育友好型工作环境,比如,将“妈妈岗”进行集中统一服务管理,形成规模效应,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妇女之家”,为员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妈妈岗”的出现,说明我们可以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创新更多的模式。有些工作其实是可以更自由灵活的,正如疫情期间有些被迫居家办公的企业,突然发现居家办公的好处,便一直保持居家办公模式。弹性工作时间,可以不止于专门的“妈妈岗”。另外,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提供福利性照护设施。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离职率和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良好的人文关怀理念,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进而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声誉增值。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妈妈岗”只是第一步。期待更多的好政策,让女性脱离两难困境,为小家庭减轻育儿压力,让年轻人想生又敢生。(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省直新闻
   第04版:地方新闻
   第05版:理论/评论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专版
外卖小哥成了劳模 劳动精神获得加分
健康教育 从“心”开始
下好优化营商环境“先手棋”
滥用“最终解释权”伤害了公平交易
落实教育公平 减轻学生负担
“妈妈岗”,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