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记忆

晋沪协作保煤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阳泉煤炭运输主要靠畜力拉运。(原阳泉市煤炭工业局档案资料)

1963年9月,上海402车队职工参加阳泉市“保煤”活动时留影。(殷广雷供图)

  张文平

  20世纪50年代,阳泉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发展较快,但是运输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全市各地方煤矿产出的煤炭,只能组织群众、依靠自身力量,成立马车运输队外运煤炭。当时规模比较大、运输能力较强的白羊墅煤矿,每天天刚亮,煤矿坑口那条坡陡弯多的乡村土路上,就会响起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在通往白羊墅火车站的路上,几十架马车蜿蜒前行,车后扬起的阵阵烟尘经久不绝,仿佛一条长龙盘旋在云雾中。

  为解决阳泉煤炭外运效率低下的难题,1958年前后,阳泉市政府与煤炭供应紧张的上海市协商,议定双方进行长期协作,阳泉向上海输煤,上海向阳泉输送生活日用的轻工产品。

  为确保上海工农业生产需要,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在所属运输企业中抽调大批人员、车辆和设备,赴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承担当地的运煤任务。其中,驻山西省阳泉市白羊墅煤矿的402汽车大队,驻点运输服务长达26年,累计运输调沪煤炭千万吨。

  402汽车大队是当时阳泉境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公路运输能力最强的汽车运输单位。1963年至1984年间, 402车队营运车辆一直保持在60辆左右,负责装运阳泉20多个煤矿的煤炭送至火车站。

  驻点运输期间,上海402车队按照阳泉市委、市政府指示,积极投入阳泉市“保煤”活动中。他们把解放牌平板卡车改装成卷扬机吊拉式自卸翻斗车,利用自卸车运量大、速度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效率。

  402车队不惧山高地险,也不怕雨雪山洪暴,成为阳泉地方煤矿抢运煤炭的中坚力量。1963年至1984年的20多年间,先后有近千名上海工人师傅陆陆续续来到驻阳泉402车队,从事阳泉煤炭调沪运输工作。这些驾驶员、维修工、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经过层层考核、严格政审、百里挑一选拔出来,26年来,一拨又一拨的上海师傅来到阳泉,又离开阳泉,把青春和汗水抛洒在了第二故乡。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他们“驾长风,驰太行”,劳动着奉献着并快乐着。他们战冰雪,穿风沙,斗洪水,爬陡山,在当地享有“困难吓不倒,特别能战斗”的美誉。为此,402车队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驻点运输先进集体,并获阳泉市“五好”竞赛亚军,为晋沪两地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402车队在完成煤炭运输任务的同时,经常主动帮助阳泉市各工矿企业和单位运输基本建设物资和生活生产资料,参加了1966年8月桃河特大洪灾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还为当时阳泉娘子关提水工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们利用下班休息时间为当地农民春耕秋收生产运送粮种、农药、化肥、农具等物资,有时候半夜村民们生病、生孩子,去车队宿舍敲敲窗户,报经调度允许,司机们都会热心积极地送村民去医院,从不推辞。

  “上海家个个都是好样的!”这是直到现在还挂在阳泉当地人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白羊墅煤矿早已关停,上海402车队撤点回沪也将近40年了,往日的辉煌成为了历史,美好的青春成了回忆。但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涌现出来的优秀工人群体——上海402车队,他们那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将载入阳泉经济文化建设史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地方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视点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公益广告
   第08版:晋韵
晋沪协作保煤运
当是农民走西口
鸿雁长飞传忠义
方言中的“圪”
元好问赋诗“龙和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