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年前,少年元好问到太原参加考试,在汾河之滨留下千古绝唱《雁丘词》。800多年后,汾河景区修建雁丘园,为人们感受太原古城悠悠文脉提供了载体,值得点赞。由雁丘园继而想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两次“鸿雁传书”的故事,其故事主角都是山西人。
太原人常惠“鸿雁传书”的故事
常惠,西汉时太原人,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在汉昭帝时,常惠凭借机智,使得被匈奴拘押19年的苏武等人回到汉朝,并留下了“鸿雁传书”的典故。
常惠年轻时家境贫寒,汉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与苏武同被匈奴扣押在北海苦寒之地19年。汉昭帝即位以后,派使者出使匈奴,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常惠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汉使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匈奴单于信以为真,只得把苏武等人放回汉朝。朝廷为表彰常惠的机敏,拜授他为光禄大夫。
汉昭帝在位后期,匈奴不断扰边。公元前72年,汉宣帝即位不久,派遣常惠出使乌孙。当时车师正与匈奴勾结,侵略乌孙,嫁于乌孙的汉室解忧公主与乌孙王派遣使臣,通过常惠向汉朝求援。
第二年,汉朝大规模出动16万军队,分几路出发,进攻匈奴;乌孙王率5万多骑兵,从西方进攻匈奴,汉宣帝任命常惠为校尉,手持节杖护卫乌孙军队。此役,俘获匈奴近4万人,缴获牲畜70多万头。汉宣帝因此封常惠为长罗侯,并派遣常惠返回乌孙,赏赐有功的乌孙贵族。常惠上奏:“龟兹国曾杀害汉朝校尉,没有受到惩处,请求顺路进攻龟兹。”汉宣帝没有同意。大将军霍光指示常惠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
常惠与官兵500人一同到达乌孙,返回时经过龟兹,调动龟兹以西国家的军队2万人,命令副使调动龟兹以东国家的军队2万人,调动乌孙军队7000人,从三面进攻龟兹,军队还未交战,常惠先派人指责龟兹此前杀害汉朝校尉。龟兹王谢罪说:“那是我父王误听贵族姑翼的话造成的错误,我是无辜的。”常惠说:“既然如此,那就把姑翼抓来,我放过你。”龟兹王将姑翼逮捕,送交常惠,常惠杀死姑翼,威震西域。常惠此举,促成了龟兹与汉朝的联系,使丝绸之路进一步畅通。
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汉简3.5万余枚。在悬泉置遗址出土有一份名叫《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的传食接待简册,简册由18枚木简组成,内容为元康五年(公元前61)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时,悬泉置接待其使团一行人所消耗物品的记录。此次常惠的出使活动不见于史书,这份敦煌汉简《元康五年正月过长罗侯费用簿》的出土,可以补正史之阙。
后来,常惠接替苏武担任典属国(汉代职官名称,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当时同周边少数民族各国具体交往由典属国执行),由于他熟悉外国事务,又勤奋努力,屡次立功。公元前52年,将军赵充国去世,汉宣帝让常惠担任右将军,仍兼任典属国。
公元前60年,匈奴的日逐王率众归汉,天山以北也归属于汉,匈奴势力从此退出西域。同年,西汉朝廷在龟兹东边的边防重镇乌垒(今新疆轮台县东)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开始行使国家主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与常惠之前的功劳分不开的。
陵川人郝经“鸿雁传书”的故事
郝经,金元之际山西陵川县人。郝经的祖父是元好问的老师,郝经又是元好问的学生。
元宪宗时期,王子忽必烈慕名将郝经召至王府担任幕僚。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登基,为暂时稳定南部元宋边界,封郝经为翰林侍读学士,出使南宋商议休战。中统元年(1260)四月,郝经持节出使南宋,九月,郝经使团到达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后,被南宋宰相贾似道软禁起来,长达16年。
贾似道软禁郝经使团的原因,是因为在忽必烈前一年撤兵北返前,贾似道曾背着朝廷私自派人向忽必烈求和,并在忽必烈引兵北撤后向朝廷谎报自己督率将士打败了忽必烈的进攻,取得“鄂州大捷”。贾似道怕郝经见到宋理宗后说出事实真相,故不让郝经面见宋帝。
《元史· 郝经传》记载:“经还之岁,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书诗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后题曰:‘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其忠诚如此。”
郝经等人被软禁的第15年,即1274年,南宋人员送给郝经使团40只大雁供他们食用。郝经看到其中一只大雁体质异于众雁,便让随从养于房后。这只大雁看见郝经,总是引颈展翅而鸣。郝经想到汉代常惠“鸿雁传书”的典故,于是在九月初一率使团人员焚香北拜,然后在布帛上写好文字系在雁足上,祷告说:“累臣某,敢烦雁卿通信朝廷,雁其保重。”因为南北隔绝,郝经不知道已经改元,故称此年为中统十五年。
当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南征。十二月,元军南征之师渡江。第二年正月,贾似道害怕了,放郝经一行北归。三月,一个猎人在开封金明池获得这只大雁。后来,雁足上的帛书为安丰教授王时中所得,因为郝经已经北归,王时中便没有向朝廷报告帛书之事。元延佑五年(1318)春,集贤学士郭贯在淮西见到帛书,上奏朝廷,将帛书送至大都(今北京)。十一月,元仁宗下诏将帛书装潢成卷,收藏于皇宫。郝经当年“鸿雁传书”的传奇故事一时成为朝野美谈。此时距离郝经“鸿雁传书”已经4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