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春茶仪征最好,每年,采茶人要喊山醒茶。
四月的一天,在位于白羊山的仪征清源茶叶科技示范园,我学着采茶大姐的招式,拣“一旗一枪”的嫩芽芽掐。问她1斤新叶需要多少颗这样的芽芽,大姐说早有人发憨数过,得6万颗。也就是手指得掐6万次。听来眼花缭乱,对茶叶,对采茶人,多了敬重。
四月的茶园,满眼尽是忙碌的采茶人。春茶上市,一天一个价,眼下正是茶园最热闹的时候。新鲜的茶叶采摘下,送到加工厂,人工分拣混在叶芽里的粗梗、杂叶,分装到竹匾中晾吹,再上机器杀青、理条、压条、烘干、包装。虽说是机器操作,因为茶叶太娇了,很多工序需要人的配合。比如杀青,得有制茶师傅在机器口一小撮一小撮将碧绿的叶子撒进杀青的圆筒机器里。制茶的机器也是慢性子,碧绿可人的叶子在五六米长的机器里慢慢腾腾翻滚数次,再稀稀拉拉扬撒到下一道工序的传送带上。此刻,叶子的颜色绿中呈黄,鲜嫩变干卷,杀青完成。这个过程机器散发的温度很高,喂叶子的制茶师傅不能怕热,更不能性急,要的就是那份慢悠。
真正的饮茶,本身就是闲事。需要辽阔怡然的心境。如今的茶园,比较从前,技术上有很大进步,防霜扇、太阳能灭虫灯的综合应用,已大大改善茶叶的生产技术,远比农户小打小闹生产的茶叶质量有保证。但不管技术怎么进步,采茶必须手工,1斤新叶6万颗芽芽的事实无法改变,杀青等制作过程依然人工主导,机器辅助。茶是慢性的,饮茶的魅力也正在此。一壶独饮,那是自我抚慰。二人对举,也是故人故事。茶不适合一桌人喝,一桌人得酒配。超过三人饮茶,意趣就在茶之外了。
在热气扑面的制茶车间,我奔来走去。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我向制茶师傅请教每一道工序的名称和作用。我的头上、身上落满了“茶毫”——茶叶身上的细毛。制茶过程中,不仅略带苦涩的茶香让我沉醉,连这“茶毫”也让我喜爱,一切都是新的,新生、新鲜。观看叶子怎么变成茶的过程,能让我们更懂茶。
在茶园闲逛的半日,我嗅到天地精华的醇香,清新、自然,带丝丝绿意,特别勾人。深深吸气,悠悠吐气,让这滋味在肺腑间多多兜转,我沉醉在春天仪征独特的茶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