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老院
12月3日上午,走入寇庄西路26号院,地面整洁,车辆整齐停放,灰白色相间的墙面古朴雅致。“天气好的时候,这里是我们打扑克、合唱的好地方。”院里的两个凉亭很显眼,被绿植和花坛包围着。
看着井井有条的居民院,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个已近40年的无物业小区。“因为院里有帮特别热心的居民,彼此帮助和支持,这个老院子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迎泽街道南内环二社区网格长张丽说。
有此芳邻
73岁的赵永成老人得过脑梗,行动不那么利落,但曾当过仪表工的他发挥自己的维修特长,默默为大伙儿服务。哪个单元的门坏了、拉手掉了、楼道灯坏了,老人看到后,便找来零件,悄然修好。院子大门门槛处的水泥被磕掉了,老人找来水泥补好。前不久,院里下水管网堵了,几个地下室都被1米多深的污水淹没。看到市政工人在外面维修,老人央求人家工余时帮忙疏通。被老人感动,市政工人忙完工作后,义务帮院里疏通了下水管道。
64岁的赵富明同样是院里的“后勤担当”,他当过维修工,技术过硬。去年,张老师家暖气漏水,赵师傅帮忙换了阀门,暖气故障排除。谁家电路有问题,也都习惯找他帮忙。居民们喜欢在凉亭里闲聊、打扑克和唱歌,为了方便大伙儿,赵富明在凉亭安装了灯泡。为增加院里的绿化面积,他将被遗弃的桑树和爬山虎移植到院子里,营造出满院绿色。
77岁的张拖弟、66岁的苏在春定期清洁凉亭地面和栏杆。看到花池里的土壤干了,她们找来水桶和水盆浇花。居民小冯看到大家一盆盆浇水吃力,自费购买了20多米长的胶皮水管。87岁的老党员苏华也经常为花坛除杂草,做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10月的大雨中,该院地下室全部被淹。当苏在春赶到地下室时,发现赵永成、张拖弟夫妇等邻居正在排水。大家纷纷动手,在社区的水泵支援下,积水被排走了。虽然很累,但邻居们并肩“战斗”,感受到了浓浓邻里情。
幸福满满
苏在春介绍,寇庄西路26号院建于1984年,没有物业管理。由于设施陈旧,该院问题较多。地面坑坑洼洼,一下雨便是水坑;院子最东侧以前是废弃的锅炉房,堆满了杂物;楼道墙皮脱落,陈旧不堪。
2019年,政府为该院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地面平整了,墙壁重新粉刷了,院里有花坛了,还增设了两个凉亭。“社区非常关注我们这个无物业小区,给予很多支持,咱们也不能掉链子,必须把这个院维护得更像样!”居民们就此达成默契,每人都是主人翁,自觉维护环境。
“环境变美了,人心更齐了,以前的几位老邻居也纷纷搬回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这么多好邻居,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张拖弟笑眯眯地说。 记者 侯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