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组家庭遭遇赡养纠纷

调解员巧断“家务事儿”

  老伴过世后,年过花甲的王大妈被继子下了“逐客令”,陷入有家难回、无钱租房的困境。1月3日,记者从万柏林区司法局了解到,该所调解员用温情打破僵局,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重组家庭

  王大妈和李大爷结婚20多年,虽然是半路夫妻,生活上却一直相濡以沫。当年结婚后,王大妈搬入男方家生活,多年来,李大爷的三儿子李某与两位老人共同居住。

  2019年2月,李大爷病故,临终前考虑到老伴的“后顾之忧”,他特意在留给李某的遗嘱中明确表示,自己名下的这套房产,王大妈可以一直居住,并要求李某尽到赡养义务。可毕竟是重组家庭,能得到对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已然不易,王大妈不指望继子为自己养老,只希望有一处安身之所能够遮风挡雨。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赡养纠纷

  2022年4月,李某回家与王大妈商量,打算将父亲留下的这套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不过你放心,这房子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李某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向王大妈保证。

  按照老伴生前的意愿,这套房子留给亲生儿子无可厚非,王大妈没有多想,便应允了。随后,在李某的陪同下,她在城南公证处进行了财产和放弃继承声明公证。不想,公证过后不久,李某出尔反尔,居然给王大妈下了“逐客令”。

  事情的发展令王大妈始料未及,由于没有固定收入,这些年她并没有多少积蓄,付了房租就不够生活开销,只好暂且在亲戚家栖身,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2022年11月,她无奈之下向万柏林司法所求助。工作人员了解王大妈的难处后,得知她还是革命烈士子女,却因为家庭纠纷陷入有家难回、无钱租房的困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安排调解员介入工作。

  温情破冰

  “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序良俗、中华传统美德。”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释法析理,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给李某讲解了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不管是亲生的还是继子女,善待老人是最基本的。其次,又从情理入手,引导双方互相体谅对方的难处,尤其是李某,正是因为两位老人重新组建家庭,才让他在世上又多了一份亲情。

  经调解员耐心沟通,李某认识到错误,同意付给王大妈租房费用,但双方就给付租房金额和支付方式难以达成一致。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调解员变“坐诊”为“出诊”,主动走访李某经营的小饭店了解经营状况,并耐心给他做思想工作。最终,在司法所的主持下,双方分歧逐渐缩小,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李某承担王大妈在外租房的费用,且当场给付第一年的房租,次年起每年6月15日按年支付,一场家庭纠纷得以化解。

  记者 辛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要闻快报
   第05版:都市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中国新闻
   第09版:中国关注
   第10版:中国广角
   第11版:中国关注
   第12版:中国关注
   第13版:中国视点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时事关注
   第16版:国际新闻
   第17版:国际广角
   第18版:运动三晋
   第19版:文化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品味
调解员巧断“家务事儿”
宣传效果好 电诈零发案
外卖餐饮新动向 自备餐盒带走吃
民警上门阻止电诈 揪出网络赌徒
闲置物扔了怪可惜 社区建起“交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