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老人按摩、买药、做饭……

社区暖心故事一串串

图为风声河村的网格员入户探望瘫痪在床的老人。

  上午9时,迎泽北社区的网格员武靖玮敲响了87岁独居老人王大爷的家门。他特意过来陪老人聊天,一时间,屋内充满了欢乐的笑声。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老年人是各个社区的重点服务群体,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年轻网格员与独居、空巢、高龄老人之间的暖心故事一件接着一件。细细品味,每一个为老服务的故事都有滋有味,充满了温情。

  一个“女儿”

  午后,阳光正好。天玺公馆小区里,居民秦奶奶坐在小广场上晒太阳。一看到晋祠路社区的网格员李艳萍,脸上就笑开了花。

  “你不要太忙碌了,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会吧!”老人一把拉住李艳萍的手说。在老人心里,这个网格员就像自己的女儿。

  “孩子,我有点不舒服。”前不久,网格员李艳萍下班刚回家,突然接到秦奶奶的电话,她立即赶往老人家里。开门后,老人一直用手捂着肚子,脸色刷白,说有点眩晕。她不敢耽搁,马上把老人送到医院。

  来到医院,李艳萍又是挂号,又是买药,一直忙个不停。经过诊断,原来是老人中午吃了前一晚没有热透的剩菜,导致了肠胃不适。

  回到家,给秦奶奶吃了药,看她气色有所好转才放心离开。接连几天,李艳萍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倒水、做饭、做家务,让老人安心养病。

  看着守在身边的网格员,老人激动地说:“多亏了你,好闺女!”

  一份礼物

  “这是最珍贵的‘礼物’!”理工大西区的居民刘大娘激动地说。礼物,是93岁母亲期盼已久的退役军人优待证。

  母亲姓党,党奶奶身体非常虚弱,每天卧床在家。前两天,党奶奶问女儿:“我的优待证回来了吗?”这个心愿,理工大社区的网格员骆丽莎记在心里,每天都很关注老人的优待证是不是发下来了。

  一拿到优待证,骆丽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老人的家里。

  “母亲常念叨年轻时参军的点点滴滴,说那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刘大娘对网格员说:“谢谢你,小骆,这么快就送来了。”

  一床被褥

  十二院城社区的网格员张敬利,经常会去看望85岁的高龄老人张大爷。老人脑梗瘫痪在床,虽有儿子、儿媳同住,但他们也都60多岁了。每次入户,网格员要么帮忙买药,要么代买生活用品,总想着帮这家人做点啥。

  这一天,她又去看望老人,正赶上一家人在忙碌。原来,张大爷把床弄湿了,儿子正弯腰拽着湿漉漉的褥子。见状,网格员张敬利赶忙上前搭把手,两人合力抬起老人,替换了干净褥子,垫上了隔尿垫。

  随后,她收拾了家中的垃圾,把换下来的湿褥子拿到外面,搭到衣架上晾晒。看着忙前忙后的网格员,老人的儿子感动地说:“小张,给你添麻烦了!”她安慰老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啥需要尽管说,我随叫随到。”

  一日三餐

  “奶奶,开下门,您的午餐送到了!”饭点一到,光华街社区的网格员席婵就给西南花园小区的潘奶奶送去了饭菜。

  这名85岁的老人一直独居,前几天外出摔倒了,脚踝扭伤,只能卧床休息。席婵入户看望,发现老人的情绪挺焦虑,地上还有摔碎的碗碟。一问得知,老人想自己煮点挂面,脚没好利索,一下子没站稳险些摔倒,盘子和碗全掉地上了。

  席婵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并当即承诺:“您别担心,这几天的一日三餐,我包了!”此后几天里,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当起了“临时女儿”。每天饭点一到,不管多忙,都会先把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有时是去社区食堂买,有时是自己在家里做好。

  “你就把我当成女儿,有啥想吃的,需要啥,尽管跟我说。”趁着老人吃饭的工夫,她会帮助老人打扫一下房间,及时了解老人的困难需求。

  在网格员的暖心照顾下,养伤这段时间,老人不仅没有挨饿,面色也更红润了。

  一句“谢谢”

  “谢谢!为我家的事忙前忙后,我太过意不去了。”看着瘫痪在床的老伴和上门探望的网格员,白大爷哽咽地说。

  老人一家人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但医药费、住院费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白大爷向风声河村村委会寻求帮助。

  网格员白莎莎立即入户,一边帮助老奶奶按摩,一边询问家里的信息。回到村委会,她把情况如实上报。村委会与西铭街道沟通后,为这户家庭申请到失能老人救助补贴。

  白莎莎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白大爷,并帮助他将所需要的资料整理后上报,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些感悟

  一阵“咚咚”的敲门声,西华苑三期的贺大娘开门一看,御德苑社区的网格员管珠珠笑呵呵地站在门口。

  管珠珠和这名孤寡老人,是一老一少的“忘年交”,常坐在一起“话家常”。

  作为一名网格员,管珠珠交到了很多“老朋友”,也总结出了一套为老服务的窍门。她说:“对待老人,一定要有耐心。他们听不懂的,要一遍一遍地说;他们不理解的,要一遍一遍地做;实在不行,就敲开门,到家里常看看。”

  她觉得,在为老人送上关爱的同时,自己也被老人记在了心里,那感觉真好。

  “调皮”的刘大娘、“古板”的赵大爷……工作才一年,她与老人之间,已发生了很多暖心故事,把它们串起来珍藏,时常想起,如获至宝。

  记者 李涛 文/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热线新闻
   第06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7版:聚焦3·15
   第08版:2023全国两会
   第09版:2023全国两会
   第10版:2023全国两会
   第11版:中国新闻
   第12版:中国广角
   第13版:中国视点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中国广角
   第16版:中国纪录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关注
   第19版:文娱新闻
   第20版:文娱新闻
   第21版:文娱新闻
   第22版:体育新闻
   第23版:体育新闻
   第24版:天龙品味
社区暖心故事一串串
肢残居民不便写字 民警代笔“轻声”服务
大风中铁皮摇曳 社区干部除隐患
警方携手蓝天救援队连夜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