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乏”来袭 行车请勿疲劳驾驶

  本报讯(记者 杨沫)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行车时,驾驶员更容易感到困倦。而疲劳驾驶猛于虎,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9月19日,省交管局通报近期发生的两起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提醒驾驶员开车感觉疲劳,千万别硬撑,更不能将车辆停在行车道内,最好休息充足再出发,切勿疲劳驾驶。

  9月1日,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二大队民警巡逻至G20青银高速太原方向788公里处时,发现一辆晋A籍红色小轿车停在行车道内,车后方没有摆放任何警示标志。民警上前查看发现,车内一名女性驾驶员似乎正在座椅上睡觉,民警敲窗呼唤,她才清醒过来。民警严厉批评了驾驶员崔某的这种行为,告知其将车辆停放在高速行车道内的危害性,并对其违法行为处以记9分、罚款200元的处罚。随后,民警引导崔某将车辆开至前方服务区,叮嘱其充分休息后再上高速。

  无独有偶,9月4日下午4时50分许,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二大队接到报警,在G20青银高速太旧段太原方向790公里附近,发生两车追尾事故。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经询问得知,小客车驾驶员驾驶车辆在左侧车道行驶至事发位置时,由于犯困意识模糊,不知不觉间将方向盘向右偏离车道,等他发现右侧行车道内有一辆行驶的重型半挂货车时,已来不及采取制动措施,导致发生追尾碰撞,造成两车及路产不同程度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最终,民警认定,小客车驾驶员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发生,负事故全责并承担损失。

  “秋乏”来袭,如何避免疲劳驾驶?交警提醒大家,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勿熬夜;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项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热点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热线新闻
   第08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9版:中国新闻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中国广角
   第12版:中国广角
   第13版:中国广角
   第14版:中国关注
   第15版:中国纪录
   第16版:国际新闻
   第17版:国际关注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体育新闻
   第20版:亚运前奏
   第21版:亚运前奏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文娱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科技创新让患者受益受惠
“秋乏”来袭 行车请勿疲劳驾驶
把“法”送到牧民身边
一件件小事铸就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