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作家谌容在京病逝

其代表作《人到中年》与巴金父女有一段故事

谌容与巴金合影

  2月5日,据北京市文联消息,著名作家、编剧谌容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4日9时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谌容1935年10月生于湖北汉口,祖籍重庆巫山县,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谌容1951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翻译、编辑,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等。1980年8月,她进入北京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引发社会对知识分子关注

  谌容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1978年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1979年她的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发表在巴金担任主编的《收获》杂志上,茅盾在第四次文代会讲话中对该作品点名称赞,称其为“中篇小说出现了初步的繁荣”的代表。

  谌容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勇于触及现实问题,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1980年她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迅速引发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眼科医生陆文婷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处境和心路历程。作家敏锐地触及了一个富于时代意义的社会问题,显示了其艺术良知与勇气,引发了全社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视。

  《人到中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之一,同名电影荣获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谌容本人也凭借该片荣获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谌容同志一生创作丰厚,出版的作品还有小说《减去十岁》《懒得结婚》等,收录于《谌容文集》。 

  巴金父女为她带来人生转折

  1978年,春回大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来,谌容满怀喜悦地写完了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当时她在文学界谁也不认识,只认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就把书稿交给了编辑部的老孟。因为字数不够长篇,他们不能出版,可是,老孟同志并没有把稿件退还她,而是积极地四处为这篇小说找出路,结果找到了上海复刊不久的大型期刊《收获》。

  小说稿放在了主编巴金的案头,巴金甚至没有让作者修改直接就刊登了。从此,谌容很幸运地成为《收获》的作者。这篇小说发表之后,巴金听说这个作者在扣着工资的情况下进行业余创作,就趁来北京开文代会之机,让他的女儿李小林到谌容家中来看望。

  那天,谌容的三屉桌上是写了三分之一的《人到中年》手稿,李小林看后非常热情地鼓励她快写下去。她的突然来访给谌容全家带来的惊喜可想而知。从那以后,40年间李小林不仅是谌容的责任编辑,更是患难与共的挚友。后来,李小林还促成了《谌容文集》的出版。

  1980年6月,《人到中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发表之后,她被调入北京市作家协会成了一名专业作家,从此名正言顺地走上了创作之路。谌容曾感叹:“人的一生中,个人的兴趣爱好能与谋生的职业相结合是大幸。还是我运气好,这飞来的幸福我得到了。”

  据《新民晚报》 赵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热点
   第06版:都市
   第07版:社区
   第08版:警法
   第09版:消费
   第10版:创城
   第11版:视点
   第12版:世界
   第13版:文娱
   第14版:体育
   第15版:习作园地
   第16版:天龙·文苑
著名作家谌容在京病逝
非遗山西年 晋享好时光
龙年春晚主持人是他们
中国钢琴家闪耀格莱美
明十三陵思陵今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