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院校合作让文物“活”起来

□薄 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日前在山西考古博物馆举办。(《太原日报》3月10日)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携手,在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等重点领域深耕细作、加快发展,为我省文物保护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重在应用,成果重在转化,院校合作是创新和利用文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以往,文物展示与研究多局限于博物馆、考古院等专业机构,形式相对单一。院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创新的思维活力,二者合作能打破传统局限。比如有学校运用先进的AI技术对文物图案进行二次创作,既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以全新形式展现,也为文创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使文物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经济价值与文化魅力。

  人才是文物保护与创新的动力源泉。当前,文物事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既懂文物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新能力、掌握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文物相关专业与专业院所合作,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院所基地进行观摩学习,能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未来投身文物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种合作模式也促进了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文物保护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科技引领,创新赋能,才能让文物不断“活”起来,持续“火”下去。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文物保护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优势,形成文物创新合力。院校间也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合作目标和分工,同时,进一步打破文物资源壁垒,促进资源共享。

  院校合作,筑梦未来。各方的通力合作,定能开创文物创新的新局面,让山西的文物在新时代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观点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都市
   第05版:热点
   第06版:警法
   第07版:社区
   第08版:消费
   第09版:综合
   第10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1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2版:聚焦全国两会
   第13版:文娱
   第14版:体育
   第15版:天龙·情感
   第16版:天龙·文苑
话外音
在热爱与理性中寻找平衡
院校合作让文物“活”起来
混搭出行让城市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