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评价体系 摆脱“唯分”焦虑

  马腾飞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通知》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同时要求探索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澎湃新闻8月5日)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政策一出台,就引起部分家长的质疑。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教育竞争还在继续,学生的学业压力仍客观存在。取消联考、月考以后,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焦虑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担心孩子们自律性不强,一旦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就会对学习失去动力,产生懈怠。从这两方面讲,“分数”仍是家长和学生迈不过去的坎。

  “学生如果只有分数,赢得了高考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这是一位校长对家长质疑最有力的回答。要想赢得未来的大考,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办学导向和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育“人”本源。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唯分数论”缺少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得分数高低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水平、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因此,必须用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价体系,来取代以往功利性强、“唯分数论”的旧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体系应弱化筛选属性,淡化考试与分数。分数不等于能力,评价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引导,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激励,新评价体系应当彻底发挥引导、诊断、激励、改进功能,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次,评价体系应当侧重于全面发展,打破以往“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的弊端,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出现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情况。第三,评价体系应当注重个性化,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允许学生在兴趣和特长上有发挥空间。最后,评价体系应当基于过程。学生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高低起伏是正常现象,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是阶段性的“一锤定音”,而是一种动态跟踪式的激励。

  评价体系是个“指挥棒”。改革评价体系,才能推动各种“减负”政策落到实处,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彻底消除家长焦虑,将孩子从“唯分”焦虑中解脱出来,毕竟没有哪个家长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压力下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聚焦疫情防控
   第08版:聚焦疫情防控
   第10版:经济新闻
   第11版:经济新闻
   第12版:中国新闻
   第1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第14版:中国广角
   第15版:广告信息
   第16版:中国广角
   第17版:国际新闻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体育新闻
   第20版:体育新闻
   第21版:体育新闻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文娱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画中话
改革评价体系 摆脱“唯分”焦虑
头盔常戴 安全常在
话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