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2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园情思

欣 华

张广闻 摄

  想去山西大学看看是多年前的事了,今年5月应友人之约来太原,便抽了整天的时间欣然前往。这是我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我的故园。梦里都想着它。

  那天下着雨,感觉还有点微冷。

  在友人的陪伴下,我们开车穿梭在去往山西大学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的心都在飞扬。

  到了学校南门,车子刚刚停稳,我便钻出车子,顾不得风雨,一头扑进了阔别47年的校园。沉醉了多年的梦,终是伴着切切的期盼,回到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地方。此地处处杨柳飞絮,桃红叶绿,高楼林立,树木葱茏,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世事变迁,物换星移,我努力寻找着记忆中那些久远的印迹,寻找着一份往昔的安详与温馨。

  以前学校由三部分构成,北院、南院和“海南岛”,北院和南院之间是一条小河,上世纪70年代的“海南岛”是一片空地,有许多的农田,荒凉杂乱,如今,记忆中的“海南岛”全然被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所装扮。一条宽阔的大道已将南北两院完整地勾连呼应起来,三纵四横的主干道,三个小广场,两个人工湖,新建的教学楼、图书馆、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依次排列,现代而庄重,昔日的臭水河也改造成了清澈的溪流,在校园流淌。旧时的黄土操场早已变成了鸿猷体育场和现代化的体育馆。

  顺着校园的主路一直往北,急迫的我想寻找曾经就读的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在那里,我度过了六年的快乐时光,在课堂、操场的情景多次在梦里重现,敬爱的老师和那些可爱的同学仍历历在目,然而曾经的校园早已被绿荫花草取代,当年放学回家总是喜欢走的那条幽静小路也建起了高楼大厦,学校已经重建搬迁。我驻足片刻,注视许久,桃花依旧笑春风、故人不知何处去的感慨弥漫心间。

  我家那时就住在北院一栋面朝体育场、背靠图书馆的蓝灰色三层小楼里,楼梯的扶手都是纯实木的,涂了红色,小楼周围有许多槐树、泡桐以及随风起舞的杨柳,更有母亲喜爱的紫丁香树。丁香那醇烈的香味成为我对山大校园一份独特的嗅觉记忆。如今站在这座小楼前,我的眼泪忍不住唰唰往下掉,心有片刻的痉挛。这里有与我心灵相契合的一段历史,这是那个生我养我的故园,因为我最初的知识、印象与情感都来自山西大学,对它的爱浸入了我的血液里。我知道,岁月渐长,渐渐老去的我,对这个地方有更多的牵挂与留恋,它成了我一生始终殷殷在心的惦念。现在这里已是研究生宿舍,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陌生而又亲切。

  主楼是山西大学北校园最主要的建筑。这里是母亲曾经办公和我学习上课的地方,此刻我感到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心向往之,陌生则是因为离开的这40多年校园的变化。我拾级而上,抚摸着大红色的柱子,竟泪落如雨。这里的每一个台阶都留存了我美好的印记,还有我熟悉的味道。

  已经故去的父母都曾是山西大学的学子,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过山西大学的前世今生。百年多的历史如此古朴厚重,敬仰之情始终不渝。且,这里变化的不仅是景物,更是光阴。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雨仍嘀嗒,到了和故园说再见的时候了,不舍间,只想敬往事一杯酒,愿故园日新月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导读
   第02版:今日观点
   第03版:要闻快报
   第04版:都市新闻
   第05版:热点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热线新闻
   第08版:为民创城不停步
   第09版:中国新闻
   第10版:中国关注
   第11版:中国广角
   第12版:中国广角
   第13版:中国广角
   第14版:中国关注
   第15版:中国纪录
   第16版:国际新闻
   第17版:国际关注
   第18版:国际广角
   第19版:体育新闻
   第20版:亚运前奏
   第21版:亚运前奏
   第22版:文娱新闻
   第23版:文娱新闻
   第24版:天龙文苑
故园情思
雨中听荷
《文明叶脉——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山西》节选
儿时钓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