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是单单作为一件交通工具,也许人们就不会选择加重自行车了。因为一加重,蹬起来就必然会吃力。之所以选择加重,是为了要多带些东西。当年,须用自行车带的东西,除了上地干活时带的种子、肥料、秧苗,下地回来时捎些粮菜秸秆……以及平时换大米呀等等,更有许多如今的人想也想不到的东西。
我的家,在如今的晋阳湖北畔。那时候,我们村还有大片的苇地。苇子收割后,统一分配给村民(当时叫社员)加工苇席。社员们精打细算,在编够集体预定的苇席后,往往会余下一些苇子。这些苇子加工成席子后,社员们会在秋收时节,偷偷地用自行车带到榆次、太谷,以及古交、寿阳等地,从那里的生产队打谷场上换些高粱、玉米,或山药蛋回来,以补贴口粮之不足。五尺宽、一丈长的席子,五块左右卷成粗粗的一卷,一般都是带两卷。捆到自行车上后足有两米高。要稳稳当当骑行几十上百公里,还大多是山路、土路,对骑车人的技术和自行车的质量,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还有更让人惊诧的事。当时的生产队种地,绝对是农家肥当家。而那时我村被市里定为“蔬菜专业队”,即以种菜为主。而种菜,比种粮需肥更多。于是,当时的四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挑选五六个精干后生,上太原带干粪。那时的省城,几乎都是旱厕。这些人每天半夜起身,骑车十几公里,进城后从大街小巷的厕所内掏挖两桶干粪带回来,天还未亮。由于是过磅记工,每个人带两只比汽油桶小些的苯酚桶(从太原化工厂买来的),平平常常一车就有两百公斤上下。上车,起步,回村一截不仅是土路,过冶峪沙河还有个大大的坡,过磅后,卸车,将粪倒到地头的茅窖内。而且,桶上全没盖,就这么全程下来,不洒,不溢,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可当年就是能办到,而且是一大批人,一干好几年。
为了适应这种高强度的使用和超负荷的运载,即便是加重自行车,也得再“加重”。当年,对加重自行车的改装,主要是两个部位。一个是将后尾架的空心管,一律改为实心圆钢,有的还另加一根立撑。另一个是将14号辐条,全部更换为9号辐条。记忆中,在村内一些能干人的帮助下,这样的改装车,不少人家都有。虽然改装对提高自行车的强度有一定帮助,但我至今仍佩服当年那些飞鸽、永久车的质量。因为它们,不仅给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创造了一出出奇迹。